中国拍卖市场遭遇调整 小门类拍品渐受欢迎
0条评论 2013-06-17 13:00:55 来源: 收藏投资导刊  作者:张悦

北京匡时2013春拍“澄道”——中国书画夜场 座无虚席

中国拍卖市场遭遇调整 小门类拍品渐受欢迎

拍卖遇小资,小拍也清新

每年的3月到4月,我们总会习惯性地把这一时间段看做是国内艺术品春拍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当中,拍卖会较之后的5、6月份要少很多,但少并不意味着不重要。恰恰相反,这两个月内拍卖市场的结果往往会对之后春拍的第二阶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抛开固有的香港苏富比春拍不谈,新进香港拍卖市场的生力军中国嘉德(香港)与保利香港也将其香港春拍放到了这一时间段来进行。香港拍卖市场的“风向标”作用已经毋庸赘言,而除开这些在香港举行的大拍之外,一些内地小拍也因为其与内地春拍更为接近,而被很多业内人看做是判断内地拍卖市场行情的“晴雨表”。

一个是左右市场方向的“风向标”,一个是判断市场行情的“晴雨表”,春拍第一阶段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阴晴雨不定,小拍有喜亦有忧

在每年3月份的艺术品小拍市场中,嘉德四季、翰海四季以及北京荣宝迎春拍卖会的结果历来被看做是刺探国内春拍市场行情的最好时机,而在汇总今年三家小拍市场的数据之后发现:2013年艺术品市场重心仍在继续下移。

市场的重心下移看似依旧与2012年艺术市场所遭受的调整打击间有着剪不断的关联,但对比去年的成交数据之后则会发现,市场重心的下移并未真正动摇艺术市场的根基,即市场对于艺术品的需求并未因重心的下移而减弱。相反,在拍卖公司的有意为之下,以降低拍品估价作为控制手段,吸引更多的潜在收藏群体进入拍卖市场,反而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一些原本处于中高端价位的拍品在估价区间降低之后,更容易刺激藏家的购买欲望,引发对低估值拍品的追逐。这也使得今年三家拍卖公司的小拍中,超出估价数倍成交的拍品频频出现。

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对于上述三场小拍的数据跟踪来看,中国书画依旧在小拍市场中独领风骚,市场表现良好。而其他如古籍善本、明清家具、西画专场以及瓷器杂项的拍卖则在拍品密集成交的价格区域平均上比2012年同期偏低。而在这样的数据对比之后也能发现:在市场行情的扑朔迷离期,中国书画在市场中仍有充足的购买群体,是支撑拍卖市场最终成交额的主体,而油画、家具、瓷器杂项等拍卖门类在遭遇市场下滑时的抗跌能力依旧不足,平衡性难题也将继续困扰内地拍卖市场的复苏。

除此之外,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也对小拍市场中的成交密集区进行了分析:在今年的嘉德四季当中,5万至10万元之间的拍品数量最多,1万至30万元之间的拍品数量较去年略有增加,8000元以下拍品数量明显减少,30万元以上区间的拍品数量与去年几乎一样;荣宝迎春拍卖会则同样主要集中于1万元至30万元之间,其中2万至5万元拍品数量最多,相较去年,拍品集中度明显往低价区间偏移;而在翰海四季,这种偏移程度更加显著,价格在1万元至2万元区间的拍品数量增长最为明显,拍品高密度成交区域也由去年的2万元至30万元的区域,偏移至1万元至10万元区域。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