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表现主义代表人物安塞尔木·基弗的《失落的字母》极具冲击力。
“中国美术界盼望了三十年的事情终于实现了。仅保险额就已近2亿元,这批油画的价值以及重要性可想而知。”知名策展人、德国艺术与教育国际交流促进会主席黄梅介绍。6月15日,德国新表现主义油画作品展览亮相展洲国际艺术园区,该展览由两个展览组成,为观众带来了一次中西艺术文化的碰撞与对话。此外,中国中青年雕塑邀请展也同时展出,进行一次二维与三维的对话。
缘起德国新表现主义影响中国当代艺术
为什么要在这个时机将展览带到北京?“穷尽:德国新表现主义/当代艺术展”策展人黄梅介绍说,翻开世界二十世纪的美术史,第一个被书写到的是德国的表现主义,最后一个被书写到的是德国八十年代的新表现主义,无论是德国的表现主义还是新表现主义都对中国当代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德国新表现主义可以说是对中国当代艺术留下深刻影响,中国的艺术一直处在上升阶段,艺术家都想表达自己的个性,所以德国的表现主义和新表现主义都非常符合中国艺术家的这种艺术渴求。”此前国内并没有系统地展出过德国新表现主义大师的顶尖作品,黄梅表示,这次展览中国艺术界期盼了30年,无论从作品数量、质量都是空前的。
对于中青年雕塑展的策划,“体积的对话——中国中青年雕塑邀请展”策展人王璜生介绍,此次选择了两代雕塑艺术家,中年艺术雕塑家选择了四位影响力非常大的艺术家,还有新一代的优秀艺术家,希望能在他们两代雕塑艺术家身上看到时代的变化和艺术史的发展。此次展览称为体积的对话,是因为雕塑最基本的语言是占有的空间和体积问题。
赏析
乔治·巴塞利兹《红色的母亲带着孩子》布面油画330×250cm
1985年作
巴塞利兹从1969年开始改变主题,画处于混乱世界中的人形。倒立的人是巴塞利兹绘画中的典型场景,在这样的画中,人物似乎在向上升,重力似乎颠倒了。
现场
展览
“穷尽:德国新表现主义/当代艺术展”
中国观众多数不懂新表现
参展的104件作品囊括了安塞尔姆·基弗、乔治·巴塞利兹等6位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大师的顶尖作品,其中不乏《红色的母亲带着孩子》《回归》等扛鼎之作。此外,主办方还将尚杨、张方白、谭平等人的作品加入展览。“这些画家的创作或多或少受到过新表现的影响。”黄梅说。
参观观众虽然络绎不绝,但是德国的抽象表现难倒了大家。首都医科大学的李老师看完后表示:“这些作品有很深的寓意,有些作品很有意思,但是不如中国的水墨那么直观易懂。”
“中国人一直被固定的思维模式所禁锢,我们应该多接触这样的作品。艺术其实很简单,就是自己的心灵与艺术品之间沟通,与作品进行更有效的对话。”王璜生说。
编辑:文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