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名人书信拍卖:当物权遭遇著作权和隐私
0条评论 2013-06-20 10:40: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逸吟 殷泓

当物权遭遇隐私

公民的隐私,是这起案件的另一个焦点。在两次声明中,杨绛先生反复呼吁保护隐私。

杨绛先生在5月26日的声明中说:“我不明白,完全是朋友之间的私人书信,本是最为私密的个人交往,怎么可以公开拍卖?个人隐私、人与人之间的信赖、多年的感情,都可以成为商品去交易吗?”

6月2日,杨绛先生又一次发声:“赚钱的机会很多,不能把人家的隐私曝光在大庭广众之下,拿别人的隐私去做买卖。”声明的背后,是一个百岁老人的愤慨。

王利明表示,私人书信本身具有私密性。“书信的内容可能具有写信人不愿意公开的私人秘密,因此应当受到隐私权的保护。如果该书信确实涉及个人隐私,在拍卖时应当尊重这种隐私。”

隐私权一直是民法学的前沿课题。有一种观点认为,钱钟书已经去世,不再享有隐私权。“已经去世的人确实没有隐私权,因为他不是民法上的权利主体。但问题在于,逝者的人格利益并不因去世而消灭。法律出于维护社会道德、近亲属的感情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也要对逝者的人格利益予以保护。保护逝者的隐私利益,实质是对其近亲属和其他利害关系人利益的保护。”王利明解释说。

还有观点认为,钱钟书作为公众人物,隐私应该受到限制。对此王利明分析,根据公众人物类型的不同,其隐私受限制程度也不同:“钱钟书并不是政治性公众人物,其隐私利益受限制的程度相对较少一些,其重要隐私应当受到保护。因此,其与友人的书信往来如果涉及重要隐私,应当受到隐私保护。”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程啸指出,我国物权法已经明确规定:物权的取得和行使,应当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因此,私人信件的持有人在行使其所有权时,不能侵害他人的权益,包括隐私利益。“否则就构成侵权行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两头违法”待解

在艺术品收藏市场,名人信札、手札越来越受追捧。

早在2005年,作家郁达夫致王映霞的8封书信以34万元成交。2009年5月,13封陈独秀等致胡适信札以554.4万元成交。就在今年5月,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首次推出世界名人信札专场,其中拿破仑写于1806年亲笔信以304.75万元成交。作家萧伯纳1946年写给国际新闻图片社工作人员的信,也拍出了40.25万元的高价。

北京一家大型拍卖公司市场部人士分析说,名人书信受到热捧,有几方面原因。一是收藏门槛比较低,与书法、绘画作品比起来,书信的起拍价不高,升值空间大。二是书信不是正式的文艺作品,作为一个小众的收藏门类,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另外,拍卖公司为了佣金收入而推波助澜,也是一个因素。

“至于书信作品的著作权,过去考虑得不多,确实是个新问题。”这位人士称。在北京二中院进行诉前调查时,中贸圣佳公司承认,事先并未对涉案书信的著作权权属进行调查,也未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

法律之间缺乏衔接,使得书信上拍处于尴尬境地。我国拍卖法明确规定,拍卖之前,拍卖公司必须展示拍卖标的,而且要允许竞买人查阅有关资料。“对于尚未公开发表、还在著作权保护期内的书信而言,如果未经作者同意,拍卖公司就不能公开展示,这时候进行拍卖,是违反拍卖法的;而如果公开展示,则违反了著作权法,属于侵权。”北京天问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季涛说。季涛建议,应该尽快修改完善拍卖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各方权益,避免引发纠纷。

对杨绛先生诉中贸圣佳、李国强一案的进展,以及此案将对拍卖法律法规产生的影响,本报将持续关注。风景油画作为本次春拍的特色板块也深得大家的喜爱,取得了不错的成交率。接下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是客户服务体系,把我们的服务意识提升上去,让客户有一种不一样的尊享体验。在这样一个行业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中,我们必须做的比别人更用心、更专业,才能得到市场及藏家的支持和认可。
中国油画雕塑板块成绩斐然

油画雕塑一直是艺融的主打板块,在艺术多元化的今天,中国的写实油画群体日益壮大,多样化的写实的风格中贯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也逐步为藏家所接受。本次春拍,中国写实油画专场延续了高端精品的主线,作品涵盖中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写实艺术家的重要作品。其中封面作品徐芒耀的《夏日》经过委托和场上买家轮番竞价,最终以1622万元成交,拔得本场头筹。该作品是徐芒耀新疆写生的一幅作品,画面的层次、对客观物象精致的刻画赢得了藏家的关注;艾轩的《静待》终以495万元成交,位居第二;靳尚谊中早期作品《肖像》以200万元成交;冷军的《和秋》及刘孔喜的《烤包子》分别以150万元及75万元落槌。曾传兴《橙纸新娘•听海》以69万元成交、庞茂琨《深秋时节》以82.8万元成交。经典代表力作都成为了该专场的亮点。此外,尺幅不大的风景油画及估价不高的写实人物表现甚佳。

前进中的中国美术引关注

该专场通过对拍品的认真梳理和研究,按照年代将拍品梳理。前进中的中国美术是2013年艺融春拍的特色专场。

“80、90年代的美术思潮”这一板块主要包括1978年至1984年,开启新时期美术的思想动力是对文革美术的反思与对美术审美价值的启蒙的一系列重要作品。其中王功新在“前进中的中国美术作品展”的获奖作品《七九河开》+《静物三》以230万元成交;陈安健《红韵》101.2万元成交;蔡锦1991年所作的《红灯记》以85万元落槌;张国龙《读书•思考•答案》、鲁邦林《山坳里的钟声》也分别以70万元及22万元落槌。

同时这个板块还包括被视为中国多元绘画的里程碑的1995年“第三届中国油画年展”的部分参展作品,袁晓舫《飞行计划》、马堡中《AK-47/4号》、刘大明《北海假日》、赵鸀《虹之后、勋布景、清灯三联》、顾黎明《门神-线板、色板18》等作品也悉数成交。

“90年代后的中国当代艺术”这一板块包括周春芽《桃花朵朵开》、刘炜《花儿》、罗中立《就寝》、焦小健《夕照山谷》、夏小万《逗》等风格各异的经典作品。周春芽的《桃花朵朵开》终以270万元落槌;刘炜《花儿》以62万元落槌。

“不一样的世界”是本次拍卖的一个另类板块,包括八件法国优秀风景绘画作品。《春日》及《苏醒》分别以16万元、14万元落槌。

艺融拍卖副总肖斌也表示:本次春拍“前进中的中国美术”专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一定程度的说明我们学术引领市场的基本方向是正确的。在之后的拍卖中我们也会从学术的角度对拍品进行更为详细的梳理,为市场提供更丰富、多元的艺术作品,以拓宽大家对艺术品市场的认知,并从市场的角度深度挖掘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优秀艺术作品,为藏家提供更多的选择。

艺融将继续秉承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导向,推动当代优秀艺术品传播为己任,致力于中国艺术品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与推广。继续学术领先,市场导向的经营策略,着力推出覆盖面更广的代表力作。

 

 

【编辑:江兵】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