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交所是“文化产权交易所”和“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的统称,从2009年上海文交所首开纪录之后,称赞与争议就如一对孪生兄弟一路相伴。2011年10月,江西文化艺术品交易所(以下简称江西文交所)在南昌正式开业,而后南昌文交中心也孕育而生。2011年11月24日,《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正式下发,简称“38号文”。此后,全国各文交所进入清理整顿期。近两年时间过去,有的文交所已经梳理出了一条今后发展的思路,有的则在等待政策和市场为他们指明前行的方向。江西文交市场情况如何?未来发展前景会怎样?
现状
江西文交所:等待政策再开展业务
作为江西唯一一家省级文化产权交易平台,江西文交所成立时的定位是主要从事文化艺术品物权交易,旨在架设艺术家与投资者、艺术品与金融资本的桥梁,促进艺术产品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推动艺术资源市场化、产业化,实现文化艺术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有机结合,为中小投资者搭建参加高端艺术品投资的平台。江西文化艺术品交易所首先考虑为江西本土的艺术家服务,努力推进“文艺赣军”建设,扩大江西在全国艺术界和艺术品市场中的影响。
按此,在江西文交所成立后的第三个月,就推出了第一份打包上市的作品,为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西省美协名誉主席蔡超的15幅山水画,命名为《蔡超·财富1号》,发售总量为1800万元,发售价格为1万元/份,实行会员制,单一会员投资人的认购区间最低为1份,即1万元,最高为销售总额的10%,即180万元。但该份作品推出的第二个月,“38号文”便出台,首次作品包上市交易被停止。投资人的认购金额被全部退还。
当时的江西文交所负责人欧阳雪平回忆说,全国文交所清理整顿后,江西文交所被保留,但一直未再开展业务。如今文交所已从原来所属的省文联移交至了省文化厅。
南昌文交中心:稳步发展进入调整期
对于与江西文交所同年起步的南昌文交中心,该中心副总经理朱平认为,他们已经完成了起步阶段,正进入发展调整期。
作为一家国有股份制企业,近两年,南昌文交中心开展了翡翠保真无底价拍卖、油画展、陶瓷省大师作品展等各种活动。对于这些热热闹闹的活动,朱平归结为造势,做社会影响。虽然南昌文交中心在业界逐渐为人所知,但朱平认为,虽然活动很多,但都规模较小,档次不高。进入调整期,他们将从硬件设施开始,作出调整,打造精品馆,助推常态化展示,构建实物挂牌交易体系。
同时,南昌文交中心已获得省版权局授权,在版权运营方面作了一定的探索。也就是说,只要是文化产品的版权,均可在该中心登记,实施交易。朱平称,目前,他们所接受的版权交易数量并不多,仅登记有100余例。
背景
“38号文”的出台
2011年新年伊始,天津文交所率先推出了“艺术品份额化交易”,也就是把一件艺术品的产权拆分为若干份,每份价值1元,通过交易所的电子平台进行交易,投资者可以像购买股票一样以1000份或1000份的整数倍进行交易,并在合适的时机再卖出手中的艺术品份额。这种交易模式,大大降低了艺术品交易的门槛儿,使大量“普通人”也能参与到艺样品的投资当中。
当年1月26日,这是艺术品投资界堪称传奇的一天。当日,天津文交所推出了份额化的首批交易产品——津派画家白庚延的两幅画作《黄河咆啸》和《燕塞秋》。9时30分,刚一开盘,两只艺术品份额就从开盘价1.2元直接冲到涨停价2.16元,在之后的交易过程中几度停盘,首日换手率高达72.5%。最终,这两幅估值分别为600万和500万的画作,在上市首日的成交额达到了730万和680万。上市后的30个交易日内,画作《黄河咆啸》的份额价格上涨到17元以上,涨幅超过1600%,这个原本估值为600万的画作,此时已经身家近亿元。
天津文交所的传奇引发了全国艺术品投资的热情,深圳、湖南等12家文交所先后推出了自己的“份额化交易”模式。然而,过热的行情往往隐藏着泡沫。2011年3月中旬,天津文交所的“艺术品份额化交易”被勒令停牌,其推出的产品在随后多日都出现高达10%的深幅跳水。进入当年4月,产品的日成交量迅速下滑至几万元,一日一单即可封死跌停,呈现出“无量下跌”的局面。最终,曾经风光无限的《黄河咆啸》跌至1.2元/每份。泡沫终于被刺破,伴随而来的是投资者的恐慌和质疑,整个2011年,天津文交所共上市了20只艺术品份额,其中的11只跌破了发行价。
由此,2011年11月24日,《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正式下发。这份被业界称为“38号文”的文件,针对艺术品份额化交易的交易方式、参与人数等方面作出了明确的限制性规定。此后,有的文交所开始重新探索,梳理发展思路,有的则在等待政策和市场为他们指明前行的方向。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