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水墨市场的远征:热潮还是炒作?
中国新水墨市场的远征:热潮还是炒作?
学术价值和市场价值还没有定论
因当代水墨的价格相对于传统水墨和当代油画一直走低,所以很容易呈现往高走的趋势,随着各种当代水墨艺术活动增多,与之相关的各种市场问题也随之产生。由于书画领域长期存在的“润格”及自古就有的上门求画之风,已然很难再用简单的市场定价方式来决定作品价格。同时,在这样的状况下,画家自我定价成为一种独立于拍卖和市场之外的定价方式而被一部分人认可。撇开定价方式不谈,传统水墨领域长期存在的“雅贿”问题特别值得当代水墨领域警惕。面对这种情况,艺术家作品定价如果不在合理范围内,若提前预支未来,总
有一部分人要为此买单,泡沫总有破碎的一天。尽管中国艺术品市场中,大甩卖行比画廊的市场检验功能更强大,二级市场对当代水墨的影响力远远大于一级市场,但当代水墨亦不能回避挑战,没有一级市场做前期理论铺垫、研究和市场推广,炒作出来的价格更没有稳定根基,加之很多新工笔和新水墨作品的艺术和学术价值,长期来看都不那么重要。
如果将1980年代看作“水墨问题”颠覆的十年,那么1990年代以来的当代水墨创作则处于”重建”阶段。经过30多年发展,对当代水墨的创作发展而言,我们仍需要以传统为基点,在文化现代性的框架下、在既有的艺术史的上下文关系中,拓展作品的言说与表达方式,将作品的文化要求与当代文化语境有效结合。对当代水墨的市场前景来说,新水墨和新工笔画如何真正走向国际,被海外市场认可还面临许多困难,其中最大的障碍就在于我们自身尚没有一套较规范的运作方式。对讲究作品出处来源的西方市场来说,新水墨作品出处太不透明,所以他们更倾向购买有国际知名度的当代艺术家水墨作品。对欣赏单色水墨有困难的西方人,他们无法辨别各时期中国水墨和当代水墨、新水墨的细微差别,也无法找到不同水墨画样式的欣赏语境。因此,当代水墨仍需建立相对有效的价值评判尺度和批评话语,这种“重建”不仅体现在具体的市场流通环节上,也体现在一、二级市场的拣选和检验相互配合的建构中。如何让中国新水墨市场避免出现如当代艺术,大量粗制滥造作品充斥、各路藏家进退两难的局面?如何让中国新水墨市场进行理性的学术拣选和市场检验?这些都需建立在拥有理性藏家的基础上,没有理性的藏家,就没有理性的新水墨市场。
【编辑:田茜】
编辑:田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