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院毕业展,该不该向市场靠拢?
0条评论 2013-07-05 09:16:35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赖睿

艺术与市场是否冲突

面对毕业展越来越多地拥抱市场的做法,各方人士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赞成的一方认为,现在有才华的年轻人很多,但大都缺少机会。目前艺术市场的整体调整,让艺术机构的运营压力很大,与年轻艺术家的合作都很谨慎。学校的展览会推介,以群体形式出现,让学生不再单独地面对市场,更容易让学生得到关注。

另一方也表达了疑虑:大学学习成果的毕业展示应该坚持学术性,不应该变成交易会;让学生过早地进入市场,被资本侵扰不能安静创作,自己的认知可能被扭曲,会影响他们风格的完善。

“学校其实跟市场并不冲突。学校在培养环节还是以学术为主,但是学生毕业必然要面对市场、进入社会,纯艺术的同学也不例外。对于学校,在校学生还是以学术为主,不掺杂商业问题,作品首先以毕业收藏为主,由学术判断,将来会成为学院收藏品的一部分。如果机构与学生发生交易,学校不会介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敢认为,艺术家尽早地进入市场,才能尽早对市场形成免疫力。早点或晚点接触市场,都不是主要因素,重要的还是个人的把握。“资本的诱惑,并不仅仅是青年艺术家面对,成熟的艺术家也要面对。因为市场是早晚要面对的,那还不如早点接触市场,让学生知道市场是怎么回事,产生对市场负面作用的抗体。”

需要更广阔的平台

市场认可与学术认可是两个概念。艺术品的社会转化,单靠学校很难完成。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王赞建议,可由文化部、教育部来组织一个大规模的毕业展,再推出一些精品,以这种高层次、专业的、有学术认定的方式推向市场,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也有好处,而不是短期的市场行为。“让艺术品在学术的层面进行推广,使学生的创作与研究有了后续性的进展,还可以让下一届的学生看到,我的作品是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出去,而不是非得追逐市场。”

即使有学校的大力推广,许多艺术毕业生仍然认为目前的展示交流平台不足,尤其缺少针对毕业生创作的高层次展示平台。湖北美术学院院长徐勇民说:“每年各高校的毕业展季,如果有一个传媒平台,能更集中、更便捷地展示各专业院校的毕业创作,将会有利于各高校教学成果的交流,也是对目前优秀作品巡展方式的有效补充。”

【编辑:江兵】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