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拍卖】生猛的“九十年代”——回看张恩利《BAR》
0条评论
2013-07-05 14:24:04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西泠拍卖】生猛的“九十年代”——回看张恩利《BAR》
《1963格林尼治村——先锋派表演和欢乐的身体》:酒吧与艺术天然关联着,从19世纪末,塞纳河左岸现代派先锋艺术,到20世纪60年代格林尼治村后现代艺术的诞生。
电影《雾港水手》(法斯宾德导演,1982)戏剧化的用光,充满逼迫与反抗的悲剧美学意蕴。
都市的酒吧是以非本地化的方式降临的。外来的消费群体,成为它主要的目标客户。抹不平的身份区隔,让各自代表的价值观在夜间粉墨登场。同样是制造幻觉的空间,它比电影院更带有独立意识,那种温情的获得,需要自己去争取,有时更需要偶然的运气。破碎的身份,流动的欲望,寂寞的游荡,炫耀性的消费舞台,颠覆着日常的空间体验。一旦置身于这个狂欢的契机,就会被暗示进入那个幽暗的镜像世界。它本是属于精神的,但因为空虚,表达的机会顺势推脱给了身体。在此宣布相信爱情,但不相信忠贞不渝的爱情,这才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编辑:田茜
声明:该文章为99艺术网原创文章,未经同意请勿转载或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需使用请拨打合作电话:010-51374001-807
如需使用请拨打合作电话:010-51374001-807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