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们的“不良嗜好”
0条评论 2013-07-08 10:03:42 来源:人民网  

\

“他们似乎对什么都不关心,也不尊重任何东西。他们既不关注女人,也不关注商店的橱窗展示。他们像沉浸在自己的梦中那样地匆匆走过,口袋空空,目光呆滞。人们就要纳闷这其实是一些什么样的巴黎人了。这些人是(精神上的)百万富翁。他们是收藏家,是这个世界上最富有激情的人”。

以上这段是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对收藏家的一段描述,而在现实生活中,收藏家给人的感觉也大多是个性鲜明,各有各的“另类”。近日,有藏友在盛世收藏论坛发表文章,列举了收藏家们的一些“不良嗜好”。

残破,美得令人窒息

艺术青年对断臂维纳斯的礼赞,几乎发生在收藏圈儿的角角落落,残砖、碎瓦、瓷片、破纸,当然,还有斑斑驳驳的铜和缺胳膊断腿儿的雕像。

某次逛古玩城,被个玩儿玉的兄弟拉进屋儿看宝,是几件新搞来的石像残件,其中一尊连头都没有了,但确实很美,美得令人窒息,膜拜感油然而生。兄弟仰天长叹:“美啊!”正巧进来一人,看看无头尊者,看看我俩,默不作声地走开了。细想来,在残破面前,总会觉得特别舒坦,也和许多人探讨过这种“舒坦”,主要可归结为二:一是因为那是阅历,就像我们常说“一张满是包浆的脸”,沧桑感于人是一种魅力,于物亦然。二则因为,那是存活,将人与物放入历史时空,一切都那么脆弱,而历经百年、千年存留至今的古物,带着伤痕,依旧存在,这种宏大,令人心安。

病变,历劫成道之典范

 去年一次保利大拍预展,我正对着湘妃竹做的小立柜赞叹不已,旁边一玩儿新工的朋友打趣道:“从沉香到湘妃,始作俑者都是细菌,审美基础都是病态。”这话咀嚼再三,发觉还真有些道理!

朽木沉香,历劫成道,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也成为其珍贵性的重要依据。与檀香不同,沉香严格说来不是一种木材,而是一类特殊香树“结”出、混合了油脂和木质的固态凝聚物。或因树木倒伏、分解,慢慢成香;或因刀斧斫砍、蛇虫动物啮蚀等外力引起较深伤口,香树渗出树脂以作自我防护,从而结香。这个过程,被善于感发的古人演绎为一种生命的暗喻:遇伤生香,化腐朽为神奇,正是修行者的写照。于是,沉香在包括佛教、基督教在内的世界几大宗教中都有了重要地位,也常常在一些讲道中被拿来当作榜样。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