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们的“不良嗜好”
0条评论 2013-07-08 10:03:42 来源:人民网  

\

\

盘玩,耳鬓厮磨成就感

盘东西,对收藏圈的人是一等一的大事;对圈外人,则是头号吐槽点。不知多少次,同桌吃饭的人拿出东西就往脸上招呼,这时只要观察周遭人的反应,立马分辨出谁是哪个圈子的。曾有圈外朋友认真试图和我探讨怎么会有这么“脏”的癖好,我冥思苦想之后回复:“要不你盘盘试试吧,盘过就知道了。”对此,圈里人也大多颇具娱乐精神,索性以流氓话自嘲,听过最经典的描述为“耳鬓厮磨之后的欲罢不能”。但其实,这背后有一个至情至性的正经理由:付出与回报。“东西比人靠谱儿,只要你认真对它,它一定会认真回报你。”这是一位老藏家简简单单的“心得”,有些悲,却很是实在。

人与物相处,成就感远远超过了人与人的相处,耐心、尽心、尽力、花费半年甚至几年,将一块灰头土脸的物件儿盘得油光锃亮,俨然赋予了它新的生命,而这生命,乃是自己一手成就。

美学,一场游戏一场空

“因为热爱,所以变态。”古物爱好者的种种“恶趣味”,或许站在美学高度更能看得真切。日本文化艺术一直以追求极致著称,其结果,就是千奇百怪的残虐美、病态美,料理中的女体盛就是个典型。然而,美之为美,本来就是个主观的东西,人人概念不同,人人自得其乐。收藏归结到底是一种癖好,癖好归结到底,就是个随心任性之事,颇类魏晋名士嵇康所谓“越名教而任自然”。

或许,圈里圈外关于“恶趣味”的分歧,真正原因在于爱文化和爱器物是两回事。当下绝大多数“爱文化”,爱的是“文化”二字带来的一种虚幻、舒适的感受。而器物必然首先是实在的,人与物的交往,不可能绕开残缺,不可能绕开伤痕,不可能绕开真实世界的不完美。相反,正是通过这些不美,人们更能一次次深切感受穿越时空的生命大美。如果我们将任何关乎美的追求都看作一场主观游戏,那么,所谓“恶趣味”不过是人物交往这场游戏的自然规则,游戏与游戏间,并没有好坏,并没有优劣,因为说到底,都是人类自我满足的空幻而已。  

【编辑:江兵】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