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jksmuseum:杰作的独占与共享
0条评论 2013-07-08 16:57:15 来源:NYtimes 作者:NINA SIEGAL(马姗姗编译)

Rembrandt’s “Night Watch” (1642) on display in the Rijksmuseum

Rembrandt’s “Night Watch” (1642) on display in the Rijksmuseum

阿姆斯特丹——许多博物馆都会将自己的藏品在线展示,但Rijksmuseum却走了不同寻常的一步,他们开始提供免费高清图片下载,并鼓励大众复制与传播,比如将这些图片印在T恤上、纹在身上,印在碗盘甚至卫生纸上。

这所博物馆收藏着一些绝世珍品,包含伦勃朗、维米尔、蒙德里安和梵高。而在其规模庞大藏品中的12万5千件已经于Rijksstudio(其网站的互动版块)提供下载。馆藏部主管表示,他们的目标是每年继续新增4万张图片,直至其馆藏100万件创作年代横跨8个世纪的作品全部上线。

“现在是公共教育的时代,艺术和所有事物一样,都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属于大众。”Dibbits先生在一次采访中说。“互联网时代使得版权控制和图片使用导向无比困难。如果有人想要一张‘倒牛奶的女仆’(维米尔1660年作品)的图片,与其用像素低的翻版,不如使用我们提供的高清版。”

而就在不久之前,博物馆对其藏品的高清图片管制非常严格,一般只对媒体、艺术史家及学者有条件地提供。这样做的原因很多:版权保护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对博物馆的潜在盈利的保护,比如销售海报和纪念品;甚至也为了防止窃贼或仿造者制作出以假乱真的复制品。

除此之外,还有对作品作品价值的担忧。正如瓦尔特·本雅明于1936年发表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一文中表达的:一件作品若被过度复制,就使它变得过于令人熟知,从而丧失了作品原有的真实性和氛围。比如《蒙娜丽莎》的贬值。

最近几年来,随着“谷歌艺术计划”由合作的博物馆累计了越来越多的图片档案,在互联网中要抑制低质量的图片复制近乎不可能,所以艺术机构都在考虑调整策略。

“我们必须打破藩篱,”华盛顿的国家艺术馆发言人Deborah Ziska 说:“我认为没有人相信我们贬低了《蒙娜丽莎》的价值,我们已经过了那个时代,人们依旧想去卢浮宫看那个原作。复制,是二十一世纪人们对图像表示兴趣的新方式。”

国家艺术馆截止目前已经上载了大约2万5千件作品图片与大众共享。“基本上,这是数字沟通时代中博物馆发展的未来趋势。”Ziska女士表示。“分享,是博物馆必须学习去做的事。”

Rijksmuseum现在上载作品的速度更快了,因为其大部分藏品都在荷兰版权法保护内,工作人员也有机会在博物馆闭馆整修时将其数字化。(经过10年的改造该馆上个月重新开放。)这个数字化项目由一贯支持文化艺术团体的国家BankGito彩票赞助了一百万的欧元(129万美元)。

“对于古代作品,在我们发明版权法之前它们就已经历过声名鹊起与无人问津,” 阿姆斯特丹的Kennisland研究所版权顾问Paul Keller说,他正是Rijksmuseum博物馆此项计划的建议者。“而对于现当代艺术博物馆,他们想要做这些就基本上不可能。”

自其去年10月开始提供此服务,登录Rijksstudio网站的游客已经超过217万。其中约20万人下载了图像。因此,Rijksmuseum在上个月波兰Ore州的国际“最佳网站”评比——每年举办的“博物馆与网站”国际会议——中赢得了三项大奖。此奖项的评选是基于博物馆专业的同行评价。

“博物馆与网站”的联合创办人Jennifer Trant说:Rijksstudio与其他众多线上博物馆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它为用户提供在线工具。人们可通过操作在线工具改变或裁剪图像。而且其网站也同时销售一种相比免费版本更加高清的图片,以控制商业用途渠道。

每家机构的图像下载政策都非常不同。

在伦敦国家美术馆,2千5百件藏品已经被作品数字化,并可提供用于学术目的,但博物馆还是没有免费提供下载。博物馆数字媒体部主管Charlotte Sexton说:“大家都明白开放是大势所趋,但组织起来就非常困难,我们正在面临着很多冲突。因为博物馆仍然能从销售的图片赚钱。虽然这部分收入一直在减少。商业考量就与免费的愿望大相径庭。”

华盛顿的Smithsonian艺术机构可提供137万件作品,他们选择了其中的14万件将其数字化,其发言人Linda St. Thomas说。成品大约86万5百个,包含图像、视频段落、音频文件、电子杂志等形式,都可在线取得。但还是为了商业用途管制的考虑,这些图像都是低像素的。

Keller先生和Trant女士都表示,在大多数情况下,博物馆仍倾向于将他们的在线收藏视为对访问者提供的一种虚拟目录,而不是可以取用于其他用途图像存储地。

但Rijksmuseum的Dibbits先生认为,让公众对图像有控制权,对于鼓励大众与藏品交流是至关重要的。“真正使用图像的这个行动,比如剪裁, 或者只看作品的一小部分,就会让你记得它。”

为了激励用户,Rijksmuseum还邀请了荷兰设计师工作室Droog合作制作基于艺术作品的新产品。比如,设计师们使用了一个17世纪的静物画家Jan Davidsz de Heem的花卉为模板做成纹身图样;有位设计师根据16世纪的德国银匠的Wenzel Jamnitzer的作品为核心,采用了3-D打印机制成了白色塑料复制品,并装饰上的该馆其他藏品的微缩模型。

对于Rijksmuseum的藏品是使用是否有限制?Dibbits先生表示,并不多。他说:“如果他们想要卫生纸上有维米尔,我宁愿那会是一个高品质图像,总比一个非常糟糕的复制要好。”

 

编辑:文凌佳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