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友”推波助澜让“连藏”再热
连环画在我国民间曾经保持着长盛不衰的神话,即便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那个特殊的年代,小人书也一直在大量出版发行,甚至是每个家庭必备的休闲文化读物。改革开放后,小人书再度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出版和发行达到了历史高峰期,各地区涌现了新的连环画出版社和新生代连环画创作家。不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一些出版发行机构的急功近利和国外“舶来”的卡通动漫、电子读物的冲击,国内连环画一度淡出人们的视野,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走过一段下坡路。
然而短暂的沉沦不过10年,连环画收藏热又在民间悄然兴起。“从90年代中期开始,也就是在十多年以前到现在,国产精品小人书再度赢得越来越多的各界人士的喜爱,许多人痴迷、收藏、投资小人书,这种不离不弃让人感动。”贾世涛指出,不同的人喜欢小人书的出发点也不一样。“我身边有很多小人书爱好者,无论是老版还是新版,只要是精品,在市场上都属于珍稀品种,而且从小人书本身的绘画和保存程度说,都属于精品。当然,许多收藏小人书的人也会有想投资赚钱的想法,这可以理解,并且从一定程度上说,对小人书的发展和连环画的传播也有促进作用,扩大了影响力。”
贾世涛告诉记者,尤其是最近几年,由于连环画在拍卖收藏领域的越发火爆,使得“连藏”爱好者的不断增多,又推升了新一轮的连环画收藏、交流、投资热。
藏在津版连环画中的宝藏待人挖掘
在中国连环画的发展史上,天津具有重要地位。深谙中国连环画发展史的贾世涛说:“天津是全国五大连环画基地之一。天津对推动连环画的出版和收藏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国以后,天津连环画领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个是人才引进、一个是获奖、一个是好作品层出不穷。
1953年春天,天津成立了天津美术工作室,并任命张映雪为主任。1954年,天津美术出版社成立。1955年初,连环画创作开始步入正轨。女画家张鸾作为这其中少数几个有创作经验的画家,开始涉足连环画创作领域。此后,天津美术工作室、中联书店等并入天津美术出版社,因为社长郭钧不拘一格的选择人才,这使得不少著名画家可以进入到天津美术出版社开始创作连环画,这其中有中央美院来的刘传邺等6人,从杭州来的王永扬等5人以及从上海来的俞沙丁等9人。
人才引进的成功,使得天津连环画作品在全国的舞台上崭露头角。1963年,在全国第一次连环画评奖中,天津的获奖作品数量排名全国第三,仅比上海和北京少。
在创作作品上,天津连环画在不同历史时期也有各自时期的精品代表作。文革之前,天津出版社重点出版了两大系列连环画,一套是约请全国40余名画家创作的《聊斋志异》故事系列(共42本),一套是革命战争故事连环画系列。20世纪80年代,连环画创作开始重视中外现代题材以及一些名著,重要作品有《笨人王老大》、《唐人街上的传说》、《世界文学名著选读》(30余本)。天津重新出版了60本一套的《聊斋志异》,还有《义和拳》《神鞭》《战斗的青春》以及《血溅津门》等。1985年之后,出现了一些以中国画创作的连环画,如王书朋的《微神》、杜滋龄的《铁木前传》以及赵国经、王美芳的《王贵与李香香》等。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了适应读者对老版本连环画作品的需求,出版社再版了一些经典的连环画之后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
“在中国的连环画发展历程中,天津培养涌现的艺术家之多、出版的优秀作品之多、获奖作品之多,在全国都名列前茅。”贾世涛表示,天津可以说是连环画艺术的沃土,拥有深厚的连环画文化底蕴,这对于天津的藏家来说,收藏连环画可谓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