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无极限——泰特现代美术馆
0条评论 2013-07-12 14:21:18 来源:书画名家 作者:杨旸

艺术无极限——泰特现代美术馆

艺术无极限——泰特现代美术馆

这是我的伦敦游记的第二篇,第一篇是泰特美术馆中的泰特英国馆(Tate British),而这次是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Modern)。

虽然它与泰特英国馆同属泰特美术馆,却风格迥然。顾名思义,泰特现代美使馆在各个方面都体现了它的独特性和现代感。其一,它那充满现代感的建筑结构和与之相呼应的千禧大桥;其二,它专门收藏20世纪现代艺术品;其三,它内部的服务设施与互动活动。在我看来,如果说泰特英国馆是一本编年体史书,有着清晰的英国艺术发展历程;那么,泰特现代美术馆就像内容丰富的活动的课堂。

艺术无极限——泰特现代美术馆

艺术无极限——泰特现代美术馆

艺术无极限——泰特现代美术馆

艺术无极限——泰特现代美术馆

千禧大桥与风格独特的建筑

顺着泰晤士河沿岸走去泰特现代美术馆的路上,远远便看到了一座结构奇特轻巧的大桥,走得越近越感叹于它的魅力,我隐约感到这一定与泰特现代美术馆有着某种关系,暗暗兴奋。果不其然,当我走到大桥的起始处的的时候就看到泰特现代美术馆了,它就像参观人群的引导者,把人们引入现代艺术的殿堂,使人们还没走入就被它的魅力所折服。这就是千禧桥(Millennium Bridge),建成于2000年,横跨泰晤士河连接了圣保罗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与泰特现代美术馆。就这样,带着崇敬又兴奋地心情,我走近了泰特现代美术馆。

见到美术馆之前,我的脑海里一直想象它的样子,我曾猜想它的建筑应该是怎样的现代,怎样的时尚,但当我真正见到它时,我顿时感到豁然开朗与惊喜。不是因为它建筑本身是多么的惊奇,而是它是由旧的发电厂改造而成的。

外表看上去简简单单,由褐色砖墙覆盖的方方正正的建筑,它最突出的特点就属那高大耸立的烟囱,设计师Jacqes Herzog和 Pierre de Meuron并没有完全改造这个旧发电厂,而是选择保留了其原来的特色,细细品味可以感觉到这些与“现代”这个词的含义的巧妙呼应。对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艺术的开端)的人们来说,发电厂作为高新科技的产物当然是“现代”的;而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它记录了这一段的历史,让人们去回忆或想象。这种改建也让我想起了北京的798里的厂房,那些充满红色印记的建筑构成了集画廊、工作室、商铺为一体的艺术区,巧的是,它们作为中西方两个不同国度、拥有不同文化的艺术机构,都成为了现当代艺术的聚集地。在保留原样的基础上增加了现代感的建筑形式。泰特现代美术馆的巨大烟囱的顶部加盖了一个由半透明的薄板制成的顶,因为由瑞士政府出资,所以命名为“瑞士之光”。如今,它已成为伦敦夜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主楼顶部加盖两层高的玻璃盒子,不仅为美术馆提供充足的自然光线,还为观众提供咖啡座,人们在这里边喝咖啡边俯瞰伦敦城,欣赏泰晤士美景。总的来说,泰特现代美术馆的外表是新与旧,厚重与轻盈的撞击。

相应地,建筑内部结构的改造也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依据展览的需要进行的。当我走进馆内,映入眼前的是一片广阔的充满阳光的区域,有一位老师正在给一群高中学生授课,学生们非常认真的记着笔记。附近还有为人们提供的食物的店铺。这个大厅便是著名的涡旋厅(Turbine Hall),它是由原先巨大的涡轮车间改造而成的,既可举行小型聚会、摆放艺术品,又具有主要通道和集散地的功能。我顺着涡旋厅的自动扶梯而上,开始了我的参观。

编辑:田茜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