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老照片
近日,一张泰戈尔的老照片在网上引起了热议。这张老照片上有胡适的亲笔题跋:“太戈尔先生今年三月十九日旅行路过上海,在志摩的家中住了一天。这是那天上午我拍的太公的照片。小曼拿来放大了挂在家里作纪念。又嘱我题几句话,不敢不应,只好从命了。”
老照片在近年来的拍卖市场上可谓风光无限,如果上面还有名人墨迹,那简直是“珠联璧合”了,因为其不仅通过影像记载了历史,更有名人在这段历史上的“痕迹”,即使对于没有经验的投资者来说,也很容易上手,投资门槛比一般的古籍善本更低。在今年北京诚轩的春拍中,1956年梅兰芳舞台剧照黑白照片,有梅兰芳亲笔题写“远山孝先生留念”并签名,成交价为7280元。梅兰芳剧照原始照片已极少见,这幅照片是1956年5月26日以梅兰芳为团长的中国访日京剧代表团受邀前往日本访问时,赠送访日演出邀请者——朝日新闻社负责人远山孝之原物。
对于投资者来说,到拍场寻觅老照片,特别是上面有名人题识照片的时候,还是应该注意甄别。首先需要注意的是翻拍照片,在今年的春拍中,中国嘉德推出过一张黄金大戏院同仁欢迎田汉先生的翻拍照片,成交价只有896元,如果这张照片是原版照片的话,那价格肯定会更高。
当今市面上所能看到并使用的所谓历史照片,大部分都是后人从各种文献上翻拍的,成像清晰度大打折扣。对历史原照,在业界有严格的认定标准,即指用当年生产的相纸以原始底片冲印放大而成的照片。由于早期摄影底片一般尺寸较大,且冲洗工艺普遍采用传统的银水药液,故放大还原的照片质量较好,具有很高的清晰度,且成像均匀,纹路细腻,光线柔和,纸面泛有银光,具有历史沧桑感。
除了要注意翻拍照片之外,还要注意上面的题识是否是名人亲笔所写的。从目前的市场来看,这些带有名人题识的老照片,有些是印刷的,有些则是非本人所写。应该说,辨别是印刷,还是亲笔所写还是比较方便的,但是辨别是否是本人所写则需要积累一定的经验,在初次购买的时候,最好选择上面字数比较多的,这样比较容易发现破绽。
长期以来,历史一直隐藏在方块文字和模糊记忆的背后。影像的缺失,实非文字描述所能填补,也非记忆想像所能替代。老照片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文献,直观、真切地反映了特定时代的历史场景和社会生活。其史料之重要,毋庸置疑,而加上名人题识,其投资价值更加不容小觑。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