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y-Z和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重燃艺术与流行的关系
0条评论 2013-07-15 14:30:58 来源:artspy艺术眼 作者:Jonathan Jones(马姗姗编译)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的行为表演《The Artist Is Present》为Jaz-Z最新的短片拍摄提供了灵感。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的行为表演《The Artist Is Present》为Jaz-Z最新的短片拍摄提供了灵感。

就像艾未未曾和阿尼什·卡普尔(Anish Kapoor)表演了《Gangnam Style》,而且艾未未还曾录制过一张重金属音乐专辑,这次阿布拉莫维奇,这位当代艺术的传奇,在Jay-Z的《Picasso Baby》中与之共舞。与此同时,小野洋子的塑料小野乐队(Plastic Ono Band)今年夏天在伦敦的表演好评如潮。

这个最新的形式在漫长的艺术/流行杂交的历史中显得新颖而与众不同。这并非类似于可以追溯到彼得·布雷克(Peter Blake)和理查德·汉密尔顿(Richard Hamilton)设计披头士专辑封面,那种流行音乐和艺术的相互诱惑的例子。一方面,这些艺术家直接参与到音乐之中——制作或者在公众场合随之起舞。另一方面,他们跟那群在附庸风雅的乐队里呆着的年轻艺术家也非常不同,这些人是成熟的,他们涉足的是主流流行文化。Abramovi?已经将近七十,艾未未年过半百,而小野洋子,这个艺术与流行文化婚姻中的另一半,已经八十岁了。

他们拥抱的主流流行音乐,是否跟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Glastonbury)上的滚石乐队一样有着一种以年纪为界限的苗头呢?当然,在现代文化的历史上,这是一个决定性的时刻。

自1950年以来最重要,文化史上最重要和最强势的现象就是模糊,甚至是拆解,高与低之间的边界。这些界别之间的界限早已绝迹,但仍剩下了一个:年轻和年老之间——随着二战后流行文化的崛起而塑造出的障碍。流行文化,至今,仍是“青年文化。”

流行文化的拥护者和制作者渐渐老去,但是青春的神话继续着。直至今日。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年纪完全不重要了。艺术家经常看到过去发生的事情现在依然流行。如今,这些艺术家可以断言,现在的流行文化属于每一个人,并且团结着世界,它已经超越了所有的类别——包括年纪。

编辑:文凌佳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