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票最具升值空间
赵利平:就像区老师刚才所说的,虽然今年邮市总体向下,但一些老票的价格还在涨,平稳之中也孕育着机会。能否跟我们预测一下,哪个板块或者哪个题材,最有可能成为弱市中的黑马?
孙海平:我觉得最有增值空间的应该是“编号邮票”,这个板块以前很少被关注,但现在价格也慢慢涨上来了。编号票其实就是指1970年至1974年期间发行的各种邮票。这个时期的邮票没有完全脱离“文革”时期邮票的色彩,但又开始转向真正的邮票设计,题材开始解除“文革”思想的束缚,有一些很好的主题。
赵利平:但编号票的价格起伏也挺大。1997年春夏之交是中国邮市公认的高潮,当年整个编号票曾创下1.1万元的高价,之后邮市便出现了长达13年的下跌走势,至2005年夏季最低曾一度跌至3800余元,之后才触底反弹的。
区锡文:但现在一套编号票已经涨到了2万多元。目前市场上最贵的是“老纪特邮票”和“文革”票,这两个板块的邮票因为数量稀少、价格高企不太可能下跌,下来机会比较大的就数编号票了。
赵利平:哪个时间段发行的邮票才称之为“老票”?
孙海平:1992年以前发行的邮票都可以称为“老票”,主要分为三个板块:老纪特邮票、“文革”编号票、JT票,这些邮票的价格是最稳健的。
1992年以后发行的邮票称为“编年邮票”,这么多年来最好的是2006年发行的邮票。这一年的邮票题材都很好,包括《孙中山诞辰140周年》、《乌兰夫》、《航天事业创建五十周年》、《中国邮政开办110周年》、《和谐铁路建设》、《文房四宝》、《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的第二组,目前市场价格都较高。
现在很多新集邮者都是倒退着来集邮的,从易到难,先是收集今年的新邮、编年票,往上收到1992年,难度相对不大。然后是JT票,这个比较难,JT票里面有一些小型张,比如《从小爱科学》,目前的价格已经过万元了。集齐了JT票,接下来就是编号票了。很多人集齐编号票之后就集不下去了,因为老纪特邮票、“文革”票很多都是一套动辄几十万元,极少有人能够集齐全套。
还有一些人专门去收些难度很大的邮票。比如收藏老纪特邮票的人,现在追的是收集带版名的邮票,带有“北京邮票厂”版名的老纪特,要比同样品相但没带版名的老纪特贵上几倍。带版名收藏的难度很大,因为以前邮政卖邮票的时候,首先会把邮票的边边都撕掉,能够留下版名的邮票很少。据我所知,珠三角一些藏家专门收集带版名邮票,他们不惜重金,只要市场上一出现,他们马上就会出手。
提醒
假票有哪些种类?
赵利平:目前邮票市场上假票的情况是否严重?
喻培华:假票主要出现在纪特邮票、“文革”票板块以及JT板块中的高档品种,这些几十年前的邮票数量少,价格很高,是假票的重灾区。而且不同品相的老票价格相差很远,所以老票除了看真假,还要看是否经过了处理。
孙海平:现在市场上主要有三种假票:伪造票、变造票和臆造票。
伪造票是根据邮票的图案制版,重新印刷。邮票的印刷很讲究,重新制版很容易被识别出来。
变造票就很难分辨了,是将品相不好的邮票,如发黄、发霉、有瑕疵的真邮票进行处理,现在的技术甚至可以帮邮票换个底,或者把邮戳弄掉,即使缺了一个角也能补得完美无缺。同样一张老票,全品相的可能价格过百万元,而品相不好的可能就值四五十万元。虽然处理水平非常高,但无论怎么变造,还是会露出破绽的。比方说发了霉、没了胶的邮票品相不好,变造的时候是将邮票放在容器里,然后用喷枪将胶水喷到邮票上,这样邮票背面的胶水就很均匀。但它的破绽出在齿孔上,如果是真票,出厂的时候经过打孔,齿孔边上是不沾胶的,而变造喷胶的,齿孔边上不可避免地会沾有胶水。
至于臆造票,就是人为捏造出来的邮票,如一些所谓的解放区邮票,中国邮政历史上根本没有发行过。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