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美术馆馆长达丽•希嘉:企业家到油画家的人生之旅
0条评论 2013-07-17 17:30:39 来源: 焦点·艺术 作者:俞因

加州美术馆馆长达丽•希嘉:企业家到油画家的人生之旅

加州美术馆馆长达丽•希嘉:企业家到油画家的人生之旅

访谈:记者VS达丽·希嘉

记者:曾经作为一名成功的商人,是怎样的信念让您弃商从艺?

达丽·希嘉:我的童年来讲,环境比较特殊,我向浙大的哲学教授学习书法,哥哥画画,姐妹们唱歌跳舞。小学的时候去野营,老师很鼓励我,看我有绘画天分,让我去写他们要刻在礼堂上的字,给了我很大的信心。下乡时,在中学教美术,可能因为画得不错,农民排着长队要我给他们画像。当时,觉得做企业家,经商是没有尽头的,小时候的这种艺术梦想和环境,自然就影响了我。但其实绘画之路是非常难走的路,比任何其他职业都要难,竞争厉害,面临的挑战很大,要有特色、有创意,当时不知道有那么难。

记者:据我们了解,您并非科班美院出来,但扎实的基本功让人钦佩,请问您的油画学习经历是怎样的?

达丽·希嘉:十年磨一剑,20年下来了。一开始画画的时候,别人说你画风景得了这么多奖,就别去画人物了,但是我觉得绘画要学的基本功还得学,眼界要高。绘画的基本功是一种观察能力,这个观察能力要看,要练习;创作是理解能力,是对整个人生、绘画语言的深刻理解。当时我在巴黎住在卢浮宫对面,看遍了巴黎所有的博物馆。我来美国后还是常去美术馆看,这种收获是不一样的。手在变,观察能力也会随之提高。美国和欧洲的现代名家都有短期培训班,跟着他画,了解他的绘画思路,总结自己要怎样提高;还有很多的书、画册。但最重要的还是练习,都是要做出来的,光是感觉,是到不了那个高度的。有想法要尝试,不成功,大不了再尝试。总的来说,我以自学为主。

记者:您的作品厚重、笔触感强,让人联想到俄罗斯油画,您的创作与俄罗斯油画是否有一些关联呢?是否受到某位大师的影响?

达丽·希嘉:油画的语言,与水彩画、中国水墨画不同,然,我的笔触带有少儿时学习书法的中国气息。水彩画、中国画像独奏曲、二胡,而油画则像交响曲,层次丰富。俄罗斯油画和欧洲比较,我更欣赏它的厚重。可以说俄罗斯油画对我的绘画影响很大,尼古拉·费钦是我非常欣赏的油画家,他很厉害,他的颜色、线条、素描基础都是没说的,我还在学习当中,为了看他的原作,我去了好几趟俄罗斯。

记者:在美国画家中(包括在世和去世的画家),您比较欣赏哪些画家的风格?

达丽·希嘉:和美国这里画家相比,我更喜欢俄罗斯的。当代的画家几乎无人能和过去老一代那些名家相媲美,以后,我们能不能赶上很难说,可能这辈子也就这么回事了。

记者:在成为画家20年之后,您是如何想到成立一个私人美术馆的?

达丽·希嘉:尊重艺术的前提是了解艺术,只有懂得艺术的人才能把真正好的画挖掘出来。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把这些真正优秀的艺术作品呈现出来,办高品位的画展,让热爱艺术的人进行交流。我们是非盈利性机构,想为社会做点力所能及的贡献。再者,我是中国人,促进中美艺术交流是我的职责。我们还想搞些教育,对年轻人有所帮助。

记者:2013年3月8日,加州美术馆正式开幕,盛况空前,能否给我们描述下当时的情形?

达丽·希嘉:当时有上千人参与,很热闹。加州各大报纸都报道了我们的开幕,电视台也有一段新闻,反响不错。同时我们还办了讲座,捐款给当地的儿童医院。展览的画也都基本成交,第一次展览,已经非常成功了。当地人还专程写信到报社,对我们办这个美术馆表示感谢。

记者:作为加州美术馆馆长,这个美术馆的一个运作思路是怎样的?

达丽·希嘉:办美术馆的主旨是促进画家与画家之间的交流,提高画家们的艺术水平。接下去,面会更宽些,我们会邀请全美及全世界最好的画家。将来也要办有创新思想画家的邀请展等。我们选择的画家风格不拘,有写实派,有印象派……以后的展览,也会囊括各种风格的作品,但前提都是高品位的。展览,就一定要把最好的东西展示出来。没有最好的东西,年轻人到哪里去学习?

记者:在画面中,您最大的追求是什么?

达丽·希嘉:关于画面,所有的要素都很重要,缺一不可。一幅成功的画,黑白灰布局设计要到位。设计不到位,就没有灵魂。我的绘画题材都来源于生活,然后再进行自己的创作。有时,新布局下可能会把原来的思路打乱,但不断的自我挑战,才能在艺术上有创新。我也比较注重色彩,油画的色彩可塑性很高,是研究不尽的一个课题,还有点线面的组织等。但最重要的,还是主观。画一个人,要把这个人的魂画出来,情感的流露很重要,要打动观众。

焦点艺术:如果要将您的作品或风格划归一个流派,您觉得是什么?(或者您觉得不能划归入任何流派的原因是什么?)

达丽·希嘉:我很难把自己归类到哪个流派,写实写到极致,容易流于匠气,我的作品有法国印象派的影响,也深受俄罗斯印象写实主义的影响。

记者:作为一个在美国的华裔油画家,您觉得美国的艺术环境是否更自由、平等?是否会有美国画家抱团,外国画家难以进入的情况?

达丽·希嘉:我在美国,并没有拘泥于中国人、亚洲人的圈子,而是走进美国人的圈子,这样才能与美国社会真正地产生交流。没自信当不了好画家,有自信了,就会比较自我。你觉得这个画家不太平易近人,这也很正常。画家是很孤单的,要把东西创作出来,要有自己的思路,要有自己独到的理解。熬不住寂寞,就当不了好画家。因此也就很少有画家去“抱团”了。但是什么地方都有政治的因素,美国可能这方面比中国宽松些。其实在美国,大家都比较自我,而所谓的自由就是说,大家都很现实,画家要生存,就要卖画,你有自己的价位,你东西卖掉就能生存,卖不掉就很难得到欣赏。

焦点艺术:您近期是否有什么计划?

达丽·希嘉:年底,准备在美国办一场个人展,之后把画拿到中国,巡回展览。展览之前准备出本画册。浙大聘任我为客座教授,可能会有一些教学活动。大体就是这样的计划。

【编辑:田茜】

编辑:田茜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