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场与方法:当代艺术的思想史叙事
0条评论 2013-07-23 13:56:44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jasmine2823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和成都A4当代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六场学术讲座,特别邀请到台湾国立交通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刘纪蕙教授,从4月18日到25日开讲的内容分别是:《符号、展演、症状式阅读:历史的精神分析式探问》、《故宮博物院与超现实拼贴:文字中的视觉对象》、《皮肤移植术:吴天章及其同时代——当代艺术在台湾》、《症狀-贱斥-恐惧:另外一种观看方式——陈界仁的问题》、《“心”的伦理语话秩序与谭嗣同/王国维的批判伦理》、《物的逻辑与力的空间——方法论与问题意识之总结》。

本次两岸学术交流也是A4当代艺术校园行2011教育计划项目之一,命名为“视觉文化与当代艺术”系列讲座。本人作为《上层》杂志特约艺术撰稿人受邀参加了活动,在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鲁明军先生(本次活动主持人)安排下,有幸与刘纪蕙教授一起交流了当代艺术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受益匪浅,现整理成文,以飧读者。相信对关心中国大陆和台湾现当代艺术的艺术家、艺术爱好者,评论家会有所启发。

怎么让艺术家存在的当下性状态和难题呈现出来,这就是我认为的当下性。不然的话,他就不处在当下,他只处在流行或西方、现代或古典、或某个概念化的本土或民俗的。

易鸿:刘老师是研究比较文学的,能不能从您研究领域的视角出发来谈谈当代艺术的意义和价值?

鲁明军:我们一起聊吧。

易鸿:好的,大家一起聊聊。这个问题涉及面比较宽泛。

刘纪蕙:我会比较在乎所谓的强调在同一个时间点、年龄层,社会文化呈现出的问题。艺术家应该是处理他自己在当下的处境感受到的困难,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创作来处理。以这个为起点,而不是流行风潮。他用各种材料都可以转化为他存在的难题的语汇,不必限定本土或西方、现代或古典,只要有个翻译的过程都会变成他自己个人风格的语汇。怎么让艺术家存在的当下性状态和难题呈现出来,这就是我认为的当下性。不然的话,他就不处在当下,他只处在流行或西方、现代或古典、或某个概念化的本土或民俗的。

易鸿:这个很重要,对艺术家而言,要厘清什么是当下性。

刘纪蕙:跟每个创作者自身存在处境难题密切相关的。常常要回到历史的脉络去理解,不只是一条线性的,是比较复杂的网络之下的关系。

易鸿:在大陆语境下,当代艺术的意义是什么?

刘纪蕙:我很难回答,我了解得太少了。

鲁明军:刘老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艺术批评家,她实际上是一个文化研究学者或当代思想者,从她对当代艺术的观察再来反思我们自身的问题,或许会提供一个新的向度和路径。

刘纪蕙:还是可以讲一下。批评家不可能指导创作者,完全不可能,不能点出任何方向。每个创作者都有他自身的空间。我要说的是,一个创作者一定要是自动的,如果被局限在一个某种流行的、学院的、社会的、或市场导向的,或者是说其他当时某种社会共识心态去决定他怎么作画的话,那作品不管是装置、平面的、影像的,语汇都是贫乏的。

怎样让各种语汇材料丰富,首先创作者必需深刻地领会,敏锐地体验到了当代的社会问题,不止是个人的问题,这些问题要呈现暴露出来,又不能直接说,这就是创作有趣的地方。它能够把不同的材料转化。在自由的空间看得多,视觉的语汇词库就比较丰富,不是照着去做,要转化成他个人的独特的语汇。
有的时候,有些人的“母题”反复出现,比如:画“海洋与陆地的交接处”,反复画是他生命中重要的处境。他会反复用某种东西变形、不断地画,从个人语汇慢慢会看到他的轨迹,那是个人经验非常重要的。不是说任何人靠组装出来复杂的语汇就呈现出复杂性,不局限于被贫乏化的面向套式,每个人都在面对他自己不同的问题。

作品它如何回应生存处境的难题,或用不同的方式把处境说出来,不会是同质化的倾向让他不自觉说出来时代性的语言,要说出自己语汇的对立性。先撤离流行性的太过分主导的风潮,重新去看。对我来说,就是政治性。

易鸿:嗯,语汇对艺术家来说是寻找表达自我处境的方式,就像树立自已独有风格的建筑,每一匹砖的使用就是艺术家表达的语汇途径。那么,作为文化学者,您怎样从文学、政治、艺术、哲学等等角度切入到当代艺术研究?

刘纪蕙:我会觉得有些根本的文化问题,不能从面向来解决。比如说从思想、从政治经济、重要的论战,要从厚度、多重线索交织的相互对应的方面去理解,某个历史时间点的问题。

我过去的训练背景是文学,但我马上可以注意到文化所对话的共存空间。比如:剧场可以说明一部分,视觉艺术可以说明一部分,文学可以说明一部分,可是它们也会回应某种当时的社会论战,回应文学创作的方针政策,背后一定有某种政治性的问题,这是比较复杂的,不是简单的政治立场问题,而是作品它如何回应生存处境的难题,或用不同的方式把处境说出来,不会是同质化的倾向让他不自觉说出来时代性的语言,要说出自己语汇的对立性。先撤离流行性的太过分主导的风潮,重新去看,对我来说,就是政治性,也就是说首先是有点点抵制的,再者就是说话的空间。

易鸿:所谓的政治性,在您看来就是个人保持独有的语汇表达自己的处境。好的,那么我们来聊聊大陆当代艺术家,您比较熟悉的有哪几位?您会在今后的研究方向和个案分析上选择大陆当代艺术现象和艺术家为对象吗?

刘纪蕙:呵呵,我满渴望的。需要多一点的接触,要更多了解大陆的整个文化氛围。曾经注意到大陆艺术家在台湾的展览嘛,好像有一位叫什么磊的?

鲁明军:是不是洪磊?是画呢还是图片?

刘纪蕙:他的作品好像有《苏州庭院》……

鲁明军:那就是洪磊,是摄影作品。

刘纪蕙:上面有一些小鸟,有些变形啊。

鲁明军:对,我也满喜欢他的作品。

刘纪蕙:我给学生上课的时候,举他的例子在课堂上放,让同学看后再来讨论。他在台湾展出的作品我还放在网上。

作为评论者他透过艺术创作的现象去讨论这个时代某个文化上的问题,不是评断谁好谁不好,不是根据某一个品位标准去评判,而是透过理解。一个创作者他是简单地说一句话呢,还是要复杂地说一个简单持续的一句话,差别就在这个地方。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