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旧藏饲鹤图题跋录》和《艺友斋存名家印汇》.
《战国古陶文五十品》等印谱.
琉璃厂东街的韫玉斋是梁先生在北京的一家联营店,吴作人题的匾额,经营名家字画、书籍和文房用品,闲暇时也在这里会会朋友,就着一盏清茶聊聊字画,玩点印章,一派旧日风雅。传统的收藏也就这么回事,交几个谈得欢的朋友,做一些有意义的展览,编几本实实在在的书,全是盈盈的心思,只是如今少人有心情、有能力为之罢了。在缺乏鉴定鉴赏能力的前提下还能在艺术市场玩得不亦乐乎的人,恐怕很难体会此中的乐趣。去年,林则徐旧藏《饲鹤图》重现嘉德夜场,作为福州人的梁先生曾全力追逐,惜终差一口而未能如愿。然在之前,先生就曾对此卷做过深入研究,编就《林则徐旧藏饲鹤图题跋录》一书,首次对卷中题跋及印鉴做出全面的展现。他并不像很多闽籍藏家那样只热衷于闽籍书画或寿山石的收藏,但对在福建推广金石书画依然充满热情,即便他知道福建在这方面的氛围尚显薄弱。去年底在福州引起轰动的“印象万千——玺印篆刻特展”中,最具分量的一批藏品就来自梁先生的无偿赞助。我曾问他要不要以他的斋号“艺友斋”的名义标明这批藏品的来源,他拒绝了,只是对布展的具体细节要求甚多,印章以什么角度面对观众,拓片如何摆放,装印章的盒子要不要展示,一一过问,亲自调整,高兴时再来两段藏品背后的故事,生动处几乎可以下酒。
玩了大半辈子收藏,藏品的聚散他早已看开,他说这些东西最终都是要散出去的;当它们还在的时候,做点整理的工作,今后也是一份难得的念想。今年,他就一直在忙于吴昌硕书画篆刻集的编著事宜,打算把自己所藏及所见的吴昌硕作品结集出版。面对如今的市场,他笑叹自己有点太保守,以致有时都买不到东西;偶有所得也还是兴奋异常,不忘在微信上与朋友们分享。梁先生和拍场上那些咄咄逼人的同代藏家有着明显的不同,他更接近于他的上一代人,精于鉴定,注重对藏品的研究梳理,将文字出版看成是一件严肃的事情。而这些,无疑更接近文化意义上的收藏,带着传统的雅致,带着传统的深沉。市场的阴晴圆缺从来都很难影响他清净的心情,当年在西泠与先生初次相识,他拿一个装有赵之谦、徐三庚等人印章的清代红木印匣,看着盒子上阴刻着的那株疏淡如金冬心的梅花,旁若无人地说:看,这才叫好玩。那时我就想,我应该称呼他先生而不是老师吧。
人物名片:
梁章凯
现为:西泠印社社员、西安碑林博物馆客座研究员、日本鉴古印社顾问、《篆刻》杂志日本总编辑
编著有:
《战国古陶文五十品》
《艺友斋存名家印汇》一函四册
《印史留遗》一函十六册
《怀玉印室藏印选》
《美哉斯石-海内外中国印石精品集》
《林则徐旧藏饲鹤图题跋录》等十余种
【编辑:田茜】
编辑:陈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