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鉴定管理试点后 中国首例艺术品鉴定纠纷调查
0条评论 2013-08-02 11:10:43 来源:成都商报 作者:谢礼恒

专家意见>

王凤海:

对赝品问责更简单有效

针对此事,著名艺术批评家杨卫昨天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一方可负担全责。目前针对中国艺术市场的法律还十分不健全,没有谁能够凭一己之力完成作品的鉴定。

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王凤海之前针对此事表示,国内艺术品市场不会因为作品备了案,流传有序了,赝品就会减少,“因为当前中国艺术品市场最大的问题在于诚信体系的不完善,人心太过浮躁。如果建立对赝品的问责制度,比如,齐白石的一幅作品以50万元卖出,后被买家证明为伪作,那卖方必须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这样的法规对于净化市场的作用,恐怕比给每幅作品做真伪鉴定要来得更简单有效。”

吕立新:

建立艺术品数据库是必行之路

作为著名艺术品收藏与投资专家、曾两度登上央视《百家讲坛》讲齐白石和徐悲鸿的艺术品鉴定专家吕立新,在接受成都商报采访时表示,他之前曾就艺术品鉴定试点单位一事发表过看法,称成立试点单位从侧面反映出,“政府层面开始意识到艺术品鉴定的重要性。”

近几年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价格的水涨船高,艺术品市场乱象频发,赝品横行,而艺术品真伪、鉴定也成了一大难题。吕立新表示,为在世艺术家建立数据库必然会是未来的一种趋势,“这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的必行之路,必须要这样做。如果现在不做,艺术品市场还会持续混乱,这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情。”

律师说法>

鉴定作品真假,要看证据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律师曾祥坤、黄春海

一般情况来说,如果非官方网站上披露的关于作品真伪的信息不具有法律效应,艺术品藏家还是需要在拍卖后为艺术品付款,否则属于违约行为。除非他能找到具体有力的证据证明这幅画的真伪。

在艺术品的鉴定上,创作者本人的说辞非常重要,但不排除原作者记忆出现误差或者其他原因而导致认证结论的错误,这就需要相关机构对画作实物进行专业细致的鉴定。藏家可以违约,但如果要违约,需按照违约的条例来进行协商,也有可能通过司法程序。如果证实原画作确实存在问题,买方首先要拿出确实可靠的证据,证明这幅作品是赝品,之后的责任就需要由拍卖方来承担。

【编辑:江兵】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