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衍生品
今年35岁的罗玲,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每天在安顿好两个孩子之后,她才开始一天的工作。这位敬业又踏实的传统女性,所做的事业却充满着创意。她的工作,简单点看,是做艺术衍生品,往深层次里看,是帮助企业树立自己的品牌文化。她希望更多地把东莞元素融入到艺术衍生品中,这样就能让更多的人知道东莞。她也希望能帮越来越多的代工企业能够在机械化工业中,融入一些感性的文化元素,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一次华丽的转身
5年前,罗玲的工作还没现在这么精彩,那时不过是开了一个瓷器礼品店,主要销售一些骨瓷餐具。“我当时也觉得礼品市场太缺乏创意性的产品了,不是瓷器就是茶叶,可供选择的产品太少了。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没有发展方向。”这个瓶颈一直困扰着罗玲,又没有办法突破。
直到2010年,罗玲在朋友绿洲艺术空间的负责人杨咏红和独立策展人吴沫的帮助下,找到了艺术衍生品的方向,。“咏红给我搭建了一个平台,吴沫给了我思想。我对这两个人一直很感恩。”
瓶颈一旦打开,才思如泉涌。简单的陶瓷礼品瞬间丰富多元起来,更具有艺术性和独特性。马上就要到中秋了,罗玲今年设计了一款“月在瓷怀”的中秋礼品,里面有一套茶具和一款茶。茶具是找艺术家按照紫砂壶的形状制作的,线条比较修长,在壶嘴处还采用了磨砂的质感,让手感更加丰富。这组茶具身上的图案采用的是江苏知名艺术家华彬的工笔花鸟画。“我们所有用的图案,都是要跟画家购买版权的。”罗玲说。
罗玲做事喜欢精益求精,这组茶具,她一改再改,最初用来烧的陶土不是很满意,后来换了一种比较好的陶土,但是烧出来的瓷器,总会有一些细小的针眼,后来咨询了一些专家才知道,这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是不可避免,我们还是希望通过重复上釉能将这些针眼降到最低。”
鲜活的“东莞元素”
做了那么多年礼品市场,罗玲一直很希望能将一些东莞特有的元素融入到礼品中去,如此一来,不管是送的人,还是使用的人,都会觉得非常有意义。
罗玲曾经做过一款长宽均为1.5米的丝巾,名为“月满西楼”,丝巾上的图案是月色下的西城楼,还引入了人民公园的一脚。为了做这条丝巾,罗玲专门请了油画家肖宏前往西城楼创作油画《月满西楼》,并取得这幅作品的授权,制作了一批丝巾。丝巾获得了非常好的反响,浓艳的颜色深受女性的喜爱,而且又与东莞相关,所以一经推出,就受到女性热捧。
除了“月满西楼”丝巾,罗玲设计的第二款与东莞相关的艺术衍生品是一个貔貅摆件,摆件的原型正是东莞金鳌塔下面的一对貔貅。“在《东莞印象》这本书里有写过这对貔貅,原本是十亩园的镇宅之物,后来流出来,在金鳌塔下发现,被称为石狮,经过多方考证,才知道这不是石狮,而是貔貅。”
罗玲请来装置艺术家,按照金鳌塔下的貔貅捏了一个摆件出来。她觉得貔貅在东莞应该很有市场,因为按照中国古代的传说,貔貅是能招财、镇宅的。事实也确实如此,貔貅摆件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成为品牌策划师
东莞有许多代工厂,最近几年,这些代工厂都在摸索着转型升级,罗玲在这种形势下又一次找到了自己的机会在做艺术衍生品的同时,帮一些代工厂创立自己的品牌。
说干就干,今年5月末,罗玲在一场画展的一角别出心裁做了个挂满各种各样衣架的装置艺术。这其实正是罗玲在做的一个项目。“有一个朋友,主要做衣架,之前一直都做代工,利润也比较低,后来找到我,想看看能不能做一些艺术衍生品出来。”罗玲不仅设计了一些衣架,还给衣架配了一些很感性的文字:衣架:用它的骨骼,为衣服支撑起一片天地。离别的人儿,无论你飞去多远,我都心想随之。一个原本普通的衣架,因为这些文字,忽然变得温暖,在外漂泊的人,有了这衣架,也总会想起背后有家人的支撑。
罗玲没有想到的是,帮朋友的衣架增加了一些艺术元素之后,不仅市场反响非常好,而且价格也往上涨。看着市场前景不错,这位朋友还专门注册了一个衣架品牌,专门生产艺术衍生品衣架。
帮助代工企业成立自己品牌,这个新挑战充满了创意与乐趣,是罗玲的新方向。
罗玲设计的中秋礼品“月在瓷怀”,茶具身上的图案采用的是江苏知名艺术家华彬的工笔花鸟画。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