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动漫创意的影响
【摘要】
能对文化进行渗透宣传。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挖掘动漫作品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探讨现行国产动漫作品中存在传统文化缺失问题;创意的形成始终有一个核心点来支持,建议动漫作品更多地融入传统文化。综观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态势,最需要加强和提升的是动漫的创意、创新源头环节。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中汲取丰富而有益的养料,是实现本土动漫产业创新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关键字关键词如演示形象生动的动画,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动漫创意 文化内涵 核心策略
动漫作品是文化和科技相结合的创意产业。中国传统艺术源远流长,使其相互渗化流动,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占有极其辉煌的地位。可以这么说,动漫作品也是中国传统传统艺术传承发展的一种途径,体体现现出传统文化特有的审美文化符号,提出“本国特色”的需求,可以激起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骄傲与自豪。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对自身的文化应当是最了解、最有发言权的。同时,也肩负了传承和捍卫自身传统文化的使命。继承发扬传统文化运用到动漫作品中,创意是保持活力最重要的因素。
如今,动漫作品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发达国家,动漫甚至是一种普及的、有效的、主流的文化思想表达方式,它对于青少年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民族传统文化也是本国动漫得以获得世界认同的重要因素。曾经具有风靡全球的《大闹天宫》等优秀国产动画片,正是因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故事框架,传递中华民族的精神本质,包含着丰富的中国元素。得到观众的认同,并且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作品。巴黎的《世界报》曾经这样介绍到:“不但具有一般美国迪士尼作品的美感,而且造型艺术又是迪士尼式的美术片所做不到,即它完美地表达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理应重视和积极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正面形象和积极元素,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那么,传统文化价值的分析对动漫创意的影响有哪些意义?
一、“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应深入“骨髓”。国内的文化和教育不仅要参酌国外文明的成分,更应加大传统文化的比重。在进行动漫作品创作时,如果硬性地移植、死板地套用美、日、韩动漫的手法,将美国的幽默和日本的精神以及韩国的雅致直接引入到动漫作品中,将无法保证作品的风格及内容同受众心理需要、精神人文的融洽衔接。舍弃传统文化的资源;忽视异样的文化背景;采纳我们并不甚熟悉的西方文明的要素;将令这样的作品永远停留在临摹的水平上。投资巨大的《魔比斯环》在国内票房的惨败即是教训。
借鉴、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编著创意动漫剧本,是发展我国动漫业的一条现实之路。当代中国的动漫作品之所以缺乏吸引力。在于没有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意的开发。本土动漫的振兴必须跳出引用传统文化的窠臼,大胆地推陈出新。当国内的一些人士主张抛弃这些传统文化资源时,美、日等动漫大国却频频地无偿使用和演绎着中国经典故事,做出了很好的作品。例如。起步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日本动漫,其第一部作品就取材于我国著名的四大传说之一的《白蛇传》;风靡全世界的美国迪斯尼作品《功夫熊猫》、《花木兰》等。可以这么说,传统文化是振兴我国动漫业的重要禀赋与财富,是发展新时期文化产业无法摆脱的依托。
二、传统文化运用在动漫创作需要“原”与“创”
动漫创作的过程本身具有强烈的文化性,在这一点上,华夏五千年文明和中华民族多样性的横纵文化资源和底蕴,就给动漫创意提供了无限的题材和宽广的创作空间。而创意作为动漫创作的核心、其内容的原创力是最重要重要竞争力。但是动漫人需要在“拿”的基础上,不断深入挖掘文化本质和精髓,在内容和形式上紧跟时代,才能把创意进行到底。如果中国动漫产业的繁荣。一定是市场上出现一大批中国 土原创作品的繁荣才能说是真正的繁荣。
原创有两重意义:一是“原”,是首创的原生态,二是“创”,是创新、创作或创造,二者缺一不可。“原”是前提,首创之原生态需要知识、经验和技能的长期积淀,因此“原”是一个过程,是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或外来文化的吸收过程。“创”是一个纳新的过程,重在突破。“创”是“原”的目的。原创力主要体现在动漫创作中具有鲜明的个性风格和民族特点,是超越前人的大胆创新。故事吸引人,情节打动人,音乐感染人,美术振憾人,其中有很强的创造力、丰富的想象,唤起人们产生许许多多美丽的幻想。因为画面具有传统特色,情节简单生动有趣,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引起观众情感共鸣的本土乐内容。迎合受众的思路,抒发受众的情感,才能引起共鸣。这就是传统文化在动漫创意中的具体体现。
三、传统文化的运用是国产动漫的创新的核心策略
优秀的动漫作品的取决于好的创意,有影响力的创意来自于传统文化的运用。动漫产业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任重道远的国产动漫来说,需要以整体眼光面对系列问题。动漫内容创意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下游环节的发行、消费、衍生品的开发等。试图从模仿中创新的国产动画曾亦步亦趋地学步于日本、欧美动画而丧失了本民族的风格与特色,尤其是在内容叙事中逐渐远离了传统文化这一重要的文化源头,使得当前动漫内容与传统文化的融合问题日渐突出。而从长远来看,传统文化的动漫传播不仅关系着本土原创动漫内容瓶颈的突破,更是紧密联系着传统文化如何搭载影视、网络等新媒体优化传播效果,进而在全球化语境下更好弘扬传统文化的魅力,彰显异质文明的特质。因此,无论是提升内容创意的当下需求还是致力于动漫产业本土培育的长远规划,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运用,必将成为国产动漫发展的必然选择。事实上,《功夫熊猫》、《花木兰》等动漫作品已经用实绩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市场号召力。
“动漫产业以创意为源头”。动漫业的生命力便在于良好的创意、创新、创造。而创意需要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在动漫创意中的运用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
中华传统文化从内容上看,以文史哲为主。体现出鲜明的人文属性和价值关怀,非常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呼唤与需要,可以在注意适当弥补科学知识与精神的同时,大胆、全面地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现在,中华文化的这种秉性和价值,在经历一个特定时期的曲折命运之后,正获得越来越多人的积极评价。以民族文化为依托。突出地方性知识,又能够在世界文化对话中作为媒介的那些作品,成为动漫产业发展的趋向。
从形式上来说。传统文化同样有许多好的元素、符号、工具可供当代动漫采借。动漫创作可以从很多传统文化的表达和展现手段中获得直接揭示内容的方式。优秀的动漫故事固然是核心,但如何借助各种表达符号展示故事,也不能忽视。由于有悠久的历史和充分发达的文明积淀。我国传统文化在向动漫作品提供表现手段和符号方面。亦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为动漫作品提供丰富的形式供给。例如。中式服装、饮食、礼俗、特定的交际方式、民族音乐、民间信仰等就能很好展现于当代动漫作品中。
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利用传统文化,都必须注意适当的创新,以及结合时代与表达的需要而进行必要的变革。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原创动漫的探索,不是把本土文化资源原样态地直接搬移到动漫作品中来。传统文化只是为动漫制作和创意、创新提供素材。如何结合艺术的表达需要进行裁剪、编辑,是创意人员的责任和使命。
【结语】
当中国传统文化被国外动漫创作一次又一次地应用,甚至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成功,而中国的动漫人却常常忽视或者漠视传统文化的创新,导致国产动漫缺乏精神内核,缺乏独特风格,缺乏色民族。华夏文明博大精深,可运用到动漫创意的元素太多太多,国产动漫想要持续发展,不但要借鉴国外优秀模式,更重要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运用。总之,中国动漫依旧有很长的路要走。
编辑:田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