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Variation. Visional Sound》
定制平台很重要
调查显示,有62.7%的收藏者对艺术收藏知识知之甚少。因知识不完备,很多人即使面对至宝也不敢轻易收藏。同样面对眼花缭乱、扑朔迷离的艺术衍生品收藏市场,如何找到一件称心如意、升值稳快、名家巨制的全手工保真藏品,是每个收藏者最为关心的问题。而且,由于艺术家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大多数人很难找到价格和艺术造诣相适合的画家进行定制。
以上原因催生了众多艺术衍生品定制的专业平台。由于艺术家不喜欢就价格与买家做反复讨论,也不可能完全按照买家的需求进行创作,因此,专业的艺术衍生品定制机构某种程度上扮演了中间人的角色,一方面从文化背景、艺术家风格等方向为业主勾勒出定制方向与主题,再选择适合业主需求的艺术家进行定制的前期探讨;另一方面就是代表艺术家与买家讨价还价。
可见,艺术衍生品定制假若要获?快速发展,让潜在的消费者熟悉艺术家,熟悉艺术衍生品市场,是必须的一个环节。
“我们能够同文交所做艺术衍生品定制的合作,是出于在行业内的积淀,我们积累了一批愿意合作的书画家,在每年的元宵节举办名家笔会,拉近了名家与普通藏家的关系,故而在同文交所合作的过程中,我们成了书画家同藏家间的桥梁。同时,文交所作为权威机构,自然在交易安全上有所保证。”杨育新表示。
据了解,在与文交所的合作过程中,汲古斋会推荐其认为有发展潜力的书画家的作品。这些有潜力的书画家多是上海美协、书协的会员,而且本身具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这也符合目前中国许多藏家的需求,有的藏家不仅是出于爱好而选择定制的艺术衍生品,同时出于将艺术衍生品当成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进行投资,这部分藏家会通过相应的定制平台寻求有潜力的中、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以求追到“潜力股”。
另一方面,定制艺术衍生品的保真也尤为重要。有艺术家笑侃道,藏家不可能亲眼见证一副作品的诞生,拿到手的所谓“艺术衍生品定制”的作品,不知道是不是由“替身”来完成的。
对此,杨育新建议称,这就需要艺术衍生品定制平台有专业评估机构进行评估,不仅检测真伪,还能够将艺术家的作品进行入库记录,以梳理当下散乱的艺术市场。“在这个评定机构中必定要有文物专家、书画专家,根据艺术家的简历和成长历史,以及市场上的影响力,来做出公正客观的评定。”
值得注意的是,保真不仅需要评估机构的专业评估,同时也需要定制平台自身的道德约束。在汲古斋的殿堂里挂着一幅书法,写的是“汲古斋坚守诚信原则,凡出售的书画作品均为真迹,如有赝品,假一罚十。”开业至今,汲古斋未受到一例投诉,相信这也是上海文交所选择与其合作的重要原因。
实际上,除了“汲古斋+上海文交所”这个相对正统的平台之外,还存在很多艺术衍生品定制的“民间组织”。就目前的热点来看,有两座“桥梁”颇受关注,那就是社区艺术展和定制网站。一个是线下的实体展览,带给观众、潜在买家直观感受;另一个是在线机构,能有效提供大量资讯,使观众和潜在买家迅速获取相关知识。
海外经验:纪念成分居多
实际上,在艺术衍生品定制的领域内,更多的是个性定制。在这个市场中,国外的艺术衍生品定制就相对发达,可供国内借鉴。
国外博物馆或美术馆常常将馆藏大师的作品衍生到一些非常普通的物品上。一条丝巾,一旦印上梵高或者达·芬奇的名作,一方面呈现出佩戴者对大师的追忆,另一方面也可以是一个人文化品位的表征。这种形式让很多喜欢原作的人能以另一种方式拥有它,同时对艺术家也能起到宣传鼓励的作用。但总体而言,衍生品纪念的成分超过了其他的功能。
【编辑:江兵】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