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拍卖频频“触网” 网拍优势明显渐成趋势
0条评论 2013-08-09 16:27:1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赖睿

大众参与度更广

7月初,亚马逊网站主页上添加了一个新的销售门类艺术品,用以销售原创绘画、版画以及其他不同门类的艺术品,宣布进军高端艺术品市场。而在此前,北京保利拍卖就已经两度联手淘宝网,推出网上拍卖专场。

随着艺术品网上交易日趋增多,电商平台作为一股新兴力量介入进来,引发了诸多关注。

对于借力淘宝网这样的电商平台,北京保利拍卖执行董事赵旭认为,和拍卖机构自办网站不同,大众电商的客户群体往往是从未介入过艺术品领域的“圈外人”。通过与其合作,可以让更多的新客户迅速接触到艺术品市场。

正是借助电商平台广泛的用户群覆盖,线上拍卖的客户群体数量快速增长,且以能够熟练运用网络的人群为主。据艺术品电商HIHEY运营总监马浩楠所言,HIHEY的客户多为新兴藏家,有投行的高级白领、大学教授、私营企业主、金融行业的管理层等,甚至有不少工薪阶层买家,比如一些三四线城市的医生,或者“80后”公务员。“这是一个长期以来被传统的艺术品收藏市场所忽略的庞大群体,他们都有非常好的判断力和自信。”

艺典中国统计数据显示,二三线城市的顾客占了网拍市场很大一部分,显示出二三线城市对艺术品的购买需求和能力。

“拍卖行只是拍卖人使用的一个渠道,通常位于城市中心的拍卖行代表了昂贵的租赁成本,或者是一个低利用的房地产资产。事实上,同所有的市场一样,艺术品市场的历史自然会朝向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流动性最强这样的循环,在那里可实时获取价格,且存在大量的参与者。”天问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季涛认为,艺术品在线拍卖打破了长久以来艺术品拍卖的单一模式。

暂不受《拍卖法》保护

尽管艺术品网上交易具有诸多优势,而且也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但网络平台本身潜藏着不少问题,如艺术品保真、交易欺诈以及法律和信用等。

艺术品在线拍卖要求拍品在互联网上信息的披露要准确,比如说拍品的品相、瑕疵等,最好用文字、图像、视频的形式准确披露。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欧阳树英表示,目前在线拍卖推出的拍品主要是那些价位较低的,并且标准化程度比较高,容易辨真伪的拍品,因此,珠宝、酒类和现当代书画成为主要的门类。

有业内人士认为,古代书画还不适合在线拍卖,一方面是买家在网上很难判断真伪,另一方面是成交后的邮寄也有困难。

除了在线难辨真伪等技术问题,目前在线拍卖还存在严重的法律隐患。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双舟透露,目前《拍卖法》对于在线拍卖还没有规定,很多在线拍卖类似于电子商务的性质,实际上它延伸的不是拍卖;虽然名叫“拍卖”,但不归《拍卖法》所管。

欧阳树英表示,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目前在线拍卖都没有一个比较成熟的、可供参考的经验。对于这类非拍卖企业进行的拍卖活动,怎样做到有规可依,同时又能让这些从事艺术品网上交易的企业有一个相对公平宽松的经营环境,是今后需要考虑的问题。

【编辑:江兵】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