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伟 朋友之七
布面丙烯 250cm×140cm
2007
魏:在你的绘画里,对肉体,对衣物和对于某些细微的地方的处理,总是薄薄的一层,这种薄薄的肌理感,使得对象具有一种游离的特性,它们仿佛都是一个个剪影,一个梦里出现的扁平的世界,这是你确立的一种视觉语言,可以说它很独特,可是一旦有一种语言和图示确立后,就有一种危险存在,对于艺术家来说,是保留这种能够既有的成功语言模式,还是在它的表现力即将耗尽时毅然地抛弃它,或者是否能够成功地找到新的突破口?这都是非常紧迫和困扰的问题,尤其对于你们这样的艺术家来说,是吗?
郭:艺术同任何事物一样有它的成长周期,成长周期及成长方式都不尽相同,但都希望能结出有风格的果实.好的作品离不开热情的投入.“改变”有时也是激发对创作热情的有效办法。科学好象是要求接近真理吧,艺术却倾向感性,艺术有时更像给自由体操的打分制,“去掉一个最高分和去掉一个最低分”,因为它的感性成份太重.没有绝对原则。我认为艺术的变化同趣味变化有紧密关系。没有感觉的东西不可能百倍投入热情和精力,好的艺术家他能化解“感觉”危机,无论他是修正还是“抛弃”,但他骨子里的东西不会变。这就象我们常说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样。保留某种语言模式也是必要的,就像历史中众多艺术家留下的种种风格一样,它成为后人研究的课题。
魏:我注意到你也是经常使用摄影和摆拍来进行创作的,能否就这一点谈谈?现在李希特在中国艺术家中的影响巨大,但大家似乎都只关注他对于照片的挪用,以至于很多的画家现在离开了照片几乎无法进行创作。在你的创作中是否也依赖于大量的照片和摄影?
郭:就创作本身讲,手段有很多,至于你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创作,这取决于你所需要的效果。我作品所用的图式是比较具象,我需要图片资料,当我作品需要某个动作或表情去填充到构图中时我会想起照像机,并请人“表演”一下,这也变成了我的工作方式,十分方便。
魏:你是一个看上去很沉静的人,不太喧嚣,似乎是那种每天在自己的工作室静静地作画的人。但实际上给我的感觉你是一个非常贴近社会的人,这从你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来。你有一种对图像社会的整体的把握能力。同时可以看出来你对于社会流行的时尚元素有很强的敏感,它们是否构成了一个很重要的影响?
郭:事物都有它正反两面性,否则就不真实,“不太喧嚣”很准确,。我喜欢安静的工作环境,又因没人来破坏它,所以就养成这种习惯。人对资讯都是有需求的,资讯的来源有所不同,读、听、看是最基本方式。有些东西被牢记有些东西被忘却。被我记住的事物往往有点什么吧,至少它刺激了你记忆神经,往往你日后会对某些被记忆的事物作出某些反应。
魏:我看过你在创作时的工作照,有时你用真人模特摆拍,有时你用玩偶作道具,实际上所以在你的作品里有很强烈的戏剧感和舞台感。有时候面对它们的时候,感觉好像是在看孟京辉的先锋话剧,画面中的人物呈现出荒诞的存在感,同时画面所表达的是一种非叙事性,是一种时空和场景的置换,错位和断裂。这种戏剧性实际上我感觉是一直贯穿在你的创作中的,从你早期的习作中就已经可以感受到这种强烈的戏剧性的呈现,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郭:你说到戏剧感和舞台感,让我想起过去.儿时我们常到地区文工团去看那里的节目排练,看那些化妆和不化妆的男女演员练习样板戏的各种片段,“好人”“坏人”相互指点,一片和谐景象。他们练习不熟练的片段或认为很重要的章节,杨子容、李铁梅、刁德一、郭建光,座山刁。剧情也不按顺序来,那段不熟练就练那,有时几场不同的剧目,但演员还是那几个人,成天的排练,那情境十分的后现代。在美院读书又赶上文艺大思潮,存在主义和荒诞派戏剧成为我当时的最爱,萨特的《墙》加缪的《局外人》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在校时还曾导演过一部荒涎派式的剧《过客》。他们对我的影响至今都还存在,我想表达的总是一种有情节无故事或叫有故事而无情节的那么一种状态。无法说清原因和理由,就这样做了, 或许还是荒诞在发酵吧。
魏:能否谈谈你早期的创作和近几年的作品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是否是完全的断裂还是存在着有机的形式上,观念上和心理上的联系?即使它们看上去有着很大的视觉经验上的差别。
郭:早期作品和我现在的作品在精神倾向上别无二样,只是呈现的方式和手段有所不同。社会给了每人一个舞台,人们就在此舞台上扮演一生。我也建了一个舞台,不同时段,不同视点,不同关系的人物的并置,看上去有点荒诞,但荒诞不是别的什么东西,它就是今天生活的本身。
魏:在你的作品中构图是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吧?因为人物通常都处在画面的一个逼仄的角落,这似乎更是一种心理图式的反应。我想知道为什么在你的很多作品中都会这样去处理画面的构图?它反映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深层的不安全感?是对于现实世界的下意识的抗拒?
郭:我喜欢两个人的构图,有人说两人一台戏, 我的那台戏是永远也说不清道不明的。人,无论他是谁,这个世界只给了他有限的时间在某个角落表演。“角落里的表演”没人能抗拒这一规律,人在这个问题上除了无奈还是无奈了。正视真实, 也许我们会更好的活着。
【编辑:谈玉梅】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