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风景——关宏臣油画青州邀请展”作品学术研讨会
0条评论 2013-08-19 09:47:21 来源:美术报  

关宏臣 朱家角 印象之二十四 80×60cm 油画

关宏臣 朱家角 印象之二十四 80×60cm 油画

关宏臣 云台山 印象之四十二 100×65cm 布面油彩

关宏臣 云台山 印象之四十二 100×65cm 布面油彩

时春君(青州国画院副院长、青州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

一看这个画展给人的感觉非常平和,通过看油画、看展览,可看出作者的创作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个小地方、小方块和小线条。画展对我最大的启示就是,画画得这么好,对我们写字的来说是一个启迪。因为现在的书画家都很浮躁,但是通过关老师的作品看,他的画作心态平静。对我来说,对以后的书法创作是个很好的借鉴。也希望关老师以后多来青州,弘扬青州的文化。

沈铁君(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清华美院王界山工作室画家):

关宏臣先生油画给我的感觉,一是构图到位,画面布局合理;二是刻画细致、真实;三是画风独特。如他画的青州“范公亭公园”里的小桥、垂柳和山区民居,设色淡雅,明暗对比协调,层次感强,把中国画写意的手法融合到西洋画中去,具有了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同时,他用色大胆热烈,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加上高质量的用线,融入了中国画的许多元素,艺术造诣很深。今天画展上的这些作品均是上乘之作,肯定能对青州书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赵斌(青州市政协研究室主任、青州民族画院副院长):

王界山老师牵线搭桥让我们能在青州看到这么好的展览,关老师的画我看得不是很仔细,但第一印象是很有冲击力,色彩很明快,可以说他对黑色的运用恰到好处。写意的地方比较好,更重要的地方是他对青州的热爱,作为辽宁籍的画家这么热爱青州的生活,我们在座的青州人感觉到很汗颜,作为青州的画家有些我们没有做到的关老师却有很好的体会。我们只在画室里没有很好地走出去,你看关老师宋城、杨集等作品都很好,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孙红霞(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讲师):

今天关老师在青州的这次画展,可以说是给青州带来一次大型的油画盛宴,很值得我们去学习。我觉得关老师的画融合了中国的元素在里面,尤其对黑色的运用,像中国画的墨,特别的精彩,而且层次、空间都展现出来了,我觉得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觉得中国的文化特别重要,尤其是西画要扎根于中国文化才能发扬光大。关宏臣老师已经走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也希望关老师能越走越远。我的话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丁学盈(青州书画院副院长):

关老师的画,我不敢多说。昨天下午我就来看了一次,给我眼前一亮的感觉,像画的青州的杨集、宋城,给人以亲切感。界山艺术馆给青州和周边县市区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原先一些老百姓觉得大艺术家高不可攀,现在为什么一些大的艺术家源源不断地来青州办画展,当然除了当地政府支持以外,就是界山老师的牵线搭桥。从关老师的画可以看出来画品人品都是一流的。以前王老师也说过,画家偷不得懒,需要大部分时间在深山里面,在写生基地,在工作室里面创作。最后祝贺界山艺术馆越办越红火,给我们引进更多更好的艺术大家,让我们学习观摩。也希望关老师经常到青州看一看。

鞠孝军(青州国画院院长助理、清华美院王界山工作室画家):

我对关老师此次画展的第一个感觉是冲击力很强,色彩、构图、内容都是在写生中得来,准确、细致地在创作作品中表现出来。一看是个油画,而有国画味道,我第一次见到他作品的时候,黑点和黑线是没有的,他等到干了以后再去处理这么一层,感觉第一次看到他的作品和第二次看到是不一样的,第一次感觉有些东西没有画完,后来一看不一样了,他加了一些黑色的线和点,感觉很深沉,色彩相当丰富。以前西方的绘画色彩很艳丽,色彩没有这么丰富,关老师的绘画色彩之所以这么丰富,是他的黑线起了作用,相信在座的各位看到都有同感,国画的东西运用到西画当中,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关老师12次来青州写生,这说明一个画家对一个地方一旦热爱了以后,他会执着追求,想把青州的山山水水画得很全面。印象比较深的有民居、西南山区的大山、风景,有一张描绘范公亭的作品令我印象深刻,我应该向关老师做学问、做人等各方面学习。

沈志海(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青州市艺术摄影学会副主席):

刚才听了各位专家对关老师画作以及为人的评价,我感到大家说得都十分中肯而且非常准确,大家还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通过看关老师的画展我有一个突出的感觉,就是关老师在艺术上追求个性鲜明的个人风格方面,值得我们每一个艺术家学习和借鉴。关老师的画走的是一条中西合璧的路子,他在西画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我们中国画的很多的元素,特别是在中国画的韵味和意境营造上,使关老师的油画作品独具一格,带有了中西融合的意味。可以这样说,关老师为人敦厚、谦虚,非常低调,但在艺术的追求上却是非常高调的。任何一位艺术大家,他在走打破传统的道路时是非常坎坷和危险的,就像带着镣铐跳舞,毁誉参半。要想冲破传统的樊篱,那么就需要打破一些规矩,有可能面临失败,这对于一个已经成名的画家来说,是需要胆识的。关老师这样做了,而且通过这么多年的艺术实践,特别是通过王界山老师引荐来到了青州之后,又深深地爱上了青州的风土人情,他多次来青州,把青州当作他的第二故乡,把青州的山山水水描摹在他的画作中,终于取得了成功。同时,关老师又是一位大学教授,他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的绘画实践,把对中国画的独到见解和笔墨、技法以及意境营造用到西画当中,孜孜以求,创立了属于自己的一种中西合璧的油画新模式。这种新模式将会带动国内油画家乃至国外的艺术家进行画风的改变和创新。从这一点来说,我们无论从事哪一种艺术门类,都要有开拓精神。我想大家一定会从关老师的画作中得到一些有益启示,进而促进我们的创作,这是我看关老师的画展得到的一点感悟。最后祝关老师在青州期间身体康健、万事如意。

王兆玉(山东广播电视报书画编辑):

认识关老师,是在“中俄名家画青州”画展开幕式上,也是通过王界山老师认识的。认识他的这个人,也认识到了他的画。看到他的画就想给他发表,后来就在山东广播电视报封面发表了。看了他的画,从摄影角度上讲,五米以外看,就像一副摄影作品,今天那两幅桃花画有一种朦胧美,总的感觉就是具有中国画的理念,大家都谈了黑的运用处理得很好,黑和白的关系运用到油画上,不同凡响。关老师的油画跟国内画家不一样,这也就是关老师绘画的风格。无论是关老师画的宋城还是青州美景包括其它景色,感觉很好,与其它油画都不一个感觉。关老师和青州非常有感情,已经来过青州12次了,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我和关老师接触也有4次了,我们今天座谈会之前探讨了一下,他对画的认识比较深刻。就说这些吧。

王界山:我认为关老师的黑色用得非常好,看过这么多的画展,很少看到油画里用黑色,在油画中敢用黑色是把自己逼到了绝路,置之死地而后生,画不好整幅画就破坏了。这个黑色富有了生命力,把中国画笔墨上的心性跳跃、心灵的流淌、心路历程都表现出来了,水塘山脉除了西方油画的色彩外,把中国画的意境体现出来了,并没有破坏西方油画色彩本身的美,黑色的出现让画厚重起来了,颜色不再飘了,不是往外走,而是感觉往里走,意境更加丰富了。上午很多同志也谈到了这一点,我觉得这个太重要了,就像中国画强调的力透纸背,别看我们是老同学,但在过去零零散散地看他的画,那种感觉不强烈。昨天我就在想,一幅画想让人承认、让人眼前一亮是非常不容易的,不管油画、国画、版画、雕塑,往往很多人在承接传统学习过程中迷失了自己,由于对传统过于爱恋,由于你过分的尊重和迷恋,把他当做祖宗一样崇拜,往往最后自己都走失了,没有了自己的风格,这个是要命的,你是尊重祖宗了,但是最后你是谁呢?最后充其量一看,也不过就是沈周、唐寅或者是元四家、明四家,要么油画里边是梵高、塞尚,到底哪个是关宏臣?看不出来不行。这个黑线的运用是很重要的突破,今天在青州这一点我捕捉到了,大家都捕捉到了,这一点把中国画的审美意趣、审美趋向和油画嫁接得非常自然。我觉得最难就是画面内在精神,画面的内在精神就是真情实感,好像这个真情实感听起来是陈词滥调了,实际上还真不是,如果不动感情还真是很难表现出来。我想,如果一次两次到青州画杨集,就算整个青州山山水水吧,是不可能达到今天这个高度,正是因为关宏臣反复地来,有时候是和大家在一起,有时候是自己,静静地观察。关宏臣老师做事很高调,出访了很多国家,无论展览还是学术上都很成功,画卖得很好。他做人是很理性和低调的,喜欢冷静地观察,他能把感情驾驭得很好,不像有一些人他一激动笔就飞起来了,都不知道该怎么归纳,怎么形成一种语言,他不是。我发现有一点大家要关注,他能够把这种激情很有效地控制在一种理性当中,恰如其分地运用,这点尤为难能可贵,所以他的画面里既有绘画的系统语言又有一种真情实感在里面,感觉回味悠长。

【编辑:谈玉梅】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