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讲堂】之“天赋绝色•名窑之首(汝瓷篇)”在中外首工美术馆盛大开讲
荆治中老师以对陶瓷收藏了如指掌的学识、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浅出的解读,用诙谐幽默而又振奋人心的语言为全场的观众带来一场趣味十足的陶瓷收藏饕餮盛宴!
作为收藏圈内最具权威的收藏专家,荆治中老师从我国当前收藏大环境说起,用精炼的数据概括了近年来我国的收藏盛况,并强调了陶瓷在收藏当中的重大影响及对中华民族进展的重大意义。荆治中表示: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我国的收藏队伍将近9000万人,就是说十几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在搞收藏,而在这支大军中从事陶瓷收藏最保守统计也要占60%,在陶瓷收藏队伍中再细分,一部分是收藏古代陶器、陶文化,另一部分是收藏古代瓷器的,现在有很多藏家已经转入现当代艺术陶瓷的收藏。由于古代陶瓷博大精深,郭沫若先生讲过一句话——陶瓷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的历史。
荆治中老师精彩分享瓷器收藏的乐趣和价值
荆治中老师谈到:在陶瓷收藏当中分为八大类,而宋瓷可谓千姿百态、各竟风流,不仅达到了单色釉瓷器的巅峰,还改变了我国瓷器南青北白的烧造格局,开创一代简洁素雅之风。当然,这种对瓷器之美的极致追求与艺术皇帝宋徽宗有很大关系,宋徽宗在治国方面毫无建树,而在艺术创作和艺术追求方面的高度至今仍鲜有人可超越,比如:他兴办画院,为千古神品《清明上河图》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他酷爱书法,不仅本身书法别具一格,还开创了书法典范“瘦金体”;他对瓷器品质及审美要求甚高,于是在他的时代出现了名垂千古的五大名窑,其中汝窑更是源自帝王一梦,魁居名窑之首!
其实,早在宋徽宗之前,就已经兴起了文人收藏的浪潮,欧阳修《集古录》对当时收藏的迷人境界做出了生动的描述:明窗净几,罗列布置,篆香居中,佳客玉立相映,时取古人妙迹,以观鸟篆蜗书,奇峰远水;摩挲钟鼎,如亲见商周。端砚涌岩泉,焦桐鸣玉佩,不知身在人世。所谓受用清福,孰有逾此者乎!是境也,阖苑瑶池,未必是过。
汝瓷正是在这种对艺术高度热捧和极致追求的背景之下产生的。汝瓷之美在于她“雨过天晴云破处”的天赋绝色,在于她对宋代审美中简约高雅、宁静脱俗的完美展现,在于她仅仅辉煌20年、近尤难得的昙花一现,在于她“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的珍若拱璧……,汝瓷之美冠绝百瓷之上,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深处对自然大道追求和呈现,也正是以汝瓷为首的宋瓷让中国陶瓷文明走向全世界,以致千年以来西方贵族皆以拥有中国瓷器为荣!
谈及瓷器的收藏,荆治中老师讲到:收藏的门槛不是钱,而是知识,收藏的价值在于一件作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投资价值,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而对于汝瓷而言,全世界已知仅存65件,且大多藏于世界著名博物馆,少数为私人所藏,对于现代藏家而言,想要拥有一件传世汝瓷珍品可谓难于登天。所幸汝瓷虽然绝迹千年,却于1988年全面复烧成功,“汝瓷第一传人”孟玉松历经无数次配釉、烧制实验,首次使天青釉重现人间,再现了汝瓷天赋绝色、名窑之首的绝世大美,人们才得以在千年之后触摸曾经帝王一梦而又被历代宫廷珍藏的汝瓷,这在我国瓷器艺术史上的一次重大创举,也为我们汝瓷收藏提供了新的方向……
在本期【馆藏讲堂】当中,荆治中老师旁征博引,为现场观众们讲述了很多非常实用的收藏知识和意味深长的收藏趣闻。讲堂结束后,大家仍然沉浸在这种艺术和知识的海洋当中,意犹未尽、流连忘返,纷纷表示这期讲堂太精彩了,自己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深刻感受到了收藏的乐趣所在。据最新消息,【馆藏讲堂】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还将为现场观众提供藏友各自藏品展示、交流、鉴赏的平台和环节,为藏友们营造一个轻松有趣、互相学习、鉴赏藏品的京城收藏文化圈,期待您的关注!
编辑:文凌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