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富管理报告之油画篇:行情企稳下小幅增长
0条评论 2013-08-23 17:38:57 来源:和讯理财 作者: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市场研究中心(AMRC)

2. 当代艺术

2012年当代艺术市场经过2009年以来的市场调整,整体行情较为平稳。一度行情火热的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价格回归理性,一些学术和市场价值得到进一步确认的中青年艺术家开始受到市场的关注,成为市场中新的增长点。例如赵半狄、刘溢、何多苓等艺术家的作品在2012年均有成交价超过千万元的表现。而此前市场中涨幅过大的艺术家的作品行情有明显调整,这种现象也说明藏家对于当代艺术家的认识更加深刻,更注重作品本身的价值。

(二)2013上半年市场情况

2013年春拍,油画和当代艺术的市场整体行情仍较为平淡,尤其是当代艺术的市场依然处在调整期。但就油画和当代艺术的板块内部而言,二十世纪及二十世纪早期油画和写实油画作品的行情却稳中有升。

1. 早期油画行情升温

二十世纪油画在今年春季拍卖表现抢眼,以香港苏富比的“二十世纪中国艺术”专场为例,该专场上拍158件,成交125件,成交率79.11%,成交额2.04亿港元。有5件作品的成交价格在1000万港元以上。赵无极的作品《10.03.83》(双联作)以3708万港元的成交价格成为该场拍卖最高价。朱德群1985年创作的《圣雪颂》以2364万港元成交,吴大羽的作品《千秋争霸》以544万港元成交。

香港佳士得的“亚洲二十世纪艺术日场拍卖”的成交额达2.1亿港元,成交价格最高的是艾轩1990年创作的《冻土带》,成交价675万港元。在佳士得“亚洲当代艺术夜场拍卖”中,成交价格最高的是常玉的作品《窗前双姝》,成交价高达4467万港元;赵无极1956-1957年创作的《水之音》以3291万港元成交、《24.01.63》以2787万港元成交,1961年创作的《09.05.61》以1323万港元成交。(图4)

中国嘉德今年的春拍在中国油画及雕塑两个专场总计的成交额达1.99亿元。“二十世纪中国早期油画”专场拍卖表现较好。本场中从台湾藏家手中征集到的吴作人博物馆级的精品《战地黄花分外香》,这件作品是吴作人先生油画的代表作之一,最终以8050万元的高价成交,不仅创出吴作人作品拍卖价格的新高,同时也是目前为止今年春季拍卖市场油画作品拍卖的最高价。此外,从前年受到藏家关注的方君璧作品价格也有明显增长,上拍了他的肖像画代表作《禅者初心》,最终以678.5万元成交,创出其个人作品拍卖价格的新纪录。(图5)

北京匡时的“先行者之路:重要私人藏早期油画专场”上拍53件拍品,成交37件,成交额1321.695万元。方君璧20世纪30年创作的绢本彩墨作品《冰肌玉骨》以356.5万元成交;周碧初的作品《瓶菊》以138万元成交;刘海粟《巴厘写生》以126.5万元成交;孙宗慰《女人体》以55.2万元成交,关紫兰作品的《水仙花》以49.45万元成交。

2. 写实作品受捧

内地市场中,写实主义的作品仍有很好的“票房”保证。北京保利的“现当代中国艺术夜场拍卖”专场上拍68件拍品,成交47件,成交额2.63亿元,其中有多件写实主义的作品拍出高价。当晚专场中靳尚谊的3件作品表现最为抢眼,靳尚谊1999年创作的《髡残》以3910万元高价成交,这件作品曾在中国嘉德2007年春季拍卖会上拍,当时以1601.6万元成交,6年中价格增长了2.4倍。靳尚谊1996年创作的《孙中山》以2300万元成交,该件作品2012年曾在北京华辰的春季拍卖会上以2047万元成交,短短一年这件作品的价格有253万的增长。1987年创作的《祈》以1840万元成交,曾在2007年保利春拍出现,当时以704万成交,成交价格增长了2.6倍。可见靳尚谊的写实精品有很强的增值性,同时说明买家是基于投资的目的购买作品的,才造成这些作品短时间内较为频繁的换手。姜国芳的作品《铁甲夕阳》以1035万元成交,创出其个人作品拍卖价格的新高。王沂东2009年创作的《美丽乡村》和2006年创作的《红妆》均以920万元成交。杨飞云的作品《大植物》以747.5万元;《山水之境》以713万元成交。(图6、7、8、9)

3. 当代艺术行情平淡

香港苏富比在今年亚洲当代艺术品的拍卖上推出了“赫斯九十年代当代中国艺术收藏专场”。在当代艺术市场处在一个大的调整周期中,选择这个时间举行拍卖,成绩不甚理想。该专场上拍了46件拍品,成交34件,成交额为2349万港元。成交价格最高的是周春芽1997年创作的《绿狗3号》,成交价格820万港元;曾梵志2005年创作“乱笔”的《无题-肖像》以292万港元成交,方力钧的2005年创作的《2005.11.11》以244万港元成交。但刘炜、岳敏君、王广义、杨少斌、李松松、申玲、任小林、刘仁涛、魏广庆的作品均未能成交。

香港苏富比的“当代亚洲艺术”拍卖专场中,上拍109件,成交90件,成交额1.29亿港元。本场成交高价仍集中在较为知名的中国当代艺术家身上。方力钧1990至1991年创作的《系列之一》(之四)以1744万港元成交;刘野2006年创作的《国际蓝》以1060万港元;刘伟1991年创作的《革命家庭系列:爹妈》以1060万港元成交。曾梵志2006年作品《江山如此多娇1号》以988万港元成交。贾蔼力作品《二月物语-过去》(床)(三联作)以580万港元成交。但本场中张晓刚、张洹、王庆松、曾梵志、方力钧也均有作品流拍。这些作品流拍的原因或是因为拍品估价略高,或是因为并非是这些艺术家最典型的作品,得不到买家的认可。(图10)

在香港佳士得举行的“亚洲当代艺术夜场拍卖”中上拍了50件拍品,成交45件,成交率90%,成交额4.15亿港元,平均每件接近400多万港元。其中16件的成交价格在1000万港元以上。当代部分,曾梵志2001年创作的《江湖》以3011万港元高价成交;岳敏君1999年创作的《十五个活着的姿势:粉红色》以1203万港元成交;张晓刚早期1989年创作的《圣母子像》以1119万港元成交。但张晓刚的《同志与红色婴孩》未能成交,曾经被尤伦斯夫妇收藏的《人像》也未能成交。(图11、12)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