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收藏 从“ 花头”的印章开始
0条评论 2013-08-23 11:03:43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顾学文

方寸之间,弥漫无边魔力

王文甫开始用心学习篆刻知识。请教了爷爷、父亲,他仍觉不够,一心想求教更懂行的专家。于是,他的忘年交中多了许多懂印章的前辈——钱君稥、郭若愚、高式熊……

这期间,余师不断出售他印章。

1984年的一天,王文甫打探到朵云轩的庄澄璋是行家,他挑了“一夜吹香过石桥”、“小杜遗风”和“质雅长寿”三方印,恳求父亲带去给先生鉴定。谁知,父亲脸皮薄,因有其他画家在场,忸怩了半天也没把印拿出来。回来后还发了通脾气,让儿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第二天一早,王文甫去朵云轩,怯生生地把印拿给柜台里一位老先生看。老先生看后,眼光从老花镜上方睥睨过来,“这是你家的东西?”

他不会以为我是败家子吧?王文甫赶紧回答“不是”。

“那是哪来的?”老先生语气严肃。

吓得王文甫赶紧掏出当时全国刚推行、他刚拿到手的身份证,“这是我家地址,我爷爷是王康乐。”

老先生笑了,“你爸昨天来过,怎么没给我看?”原来老先生就是庄澄璋。

跟着庄先生,王文甫对齐白石篆刻艺术有了深入的了解。印章收藏,刻面才是关键,而非人们一贯追捧的石材。齐白石篆刻尤胜于绘画,王文甫所收印章中,很多是陆质雅命句、齐白石篆刻的合创作品,陆质雅文学功底了得,齐白石更是用刻刀为这些文字增添力量,使得方寸之间弥漫着无边的魔力。

从未谋面,却相知如此

王文甫对余师的身份也有了新的了解——印章主人陆质雅的后人。

很多次,余师托王文甫找下家,王文甫却对印越爱越深,到处筹钱,自己购藏。

1981年至1987年间,王文甫收到了百余方白石印,但体积较小,石材普通。可购价却逐年上升:1981年,每字五元;1982年,每字十元……

1987年,王文甫留学美国,第一次为生计挣扎。

很快,余师也去了另一个国家。他时常写信、寄印给王文甫。

“很多次,我也身无分文,但余师寄来的印章,我是舍不得退回去的。”一次,寄来的印中有一对鸡血对印,美妙无比。白石老人在边款上刻着:“质雅先生出佳石两对,属余刊之。此二钮色若形霞之与白云,质温润如可人儿。白石记于旧京。”

这样的“可人儿”令王文甫夜不成寐,但囊中所剩无几,他不得不在现金之外,另加六幅陆俨少早年精品。不久,这六幅画在香港被拍卖。王文甫心痛不已。

慢慢地,王文甫开始在美国站稳脚跟,他在这阶段收藏的印章,无论材质还是尺寸,都有明显提高。当然,价格也飞涨:均参照国际行情,以美金论价。

2000年后,余师将最后一批印也陆续卖给了王文甫。这些是齐白石的铭心绝品,代表了齐白石篆刻艺术的最高水平。为此,王文甫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到2010年,齐白石为陆质雅所治500多方印章全部到了王文甫手中。他做拓、集册、出书,精美的印谱引来了正在找寻陆质雅踪迹的孙炜。“齐白石的艺术魅力像墙隙透出的光束,吸引着我用人生最美好的三十年,去凿破石墙,打开这座‘秘密花园’”。

齐白石在一方印上刻下“寂寞之道”四字,“收藏就是一条寂寞之道。”王文甫说。

陆质雅、王文甫,两个寂寞守护齐白石篆刻艺术的人,从未谋面,却相知如此。

采访札记

懂得才会珍惜

认识王文甫多久,我脑子里的问号就打了多久。

终于,他把故事和盘托出。

此前不愿讲是为了维护朋友的形象,但听故事的人自有感慨。以前,我常不解,一些大藏家不惜倾家荡产也要购藏心仪的艺术品,临终前却将之全部捐赠给社会,怎能舍得?现在我才明白,后人虽有血缘上的牵绊,却未必有艺术上的共鸣,懂得才会珍惜,守得清贫往往才能护得周全。

“我会细心呵护这批精品,直到自己无力呵护为止。”王文甫的话,把我曾有的那些问号都变成了句号。

【编辑:江兵】

编辑:江兵

标签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