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至正艺术博物馆的书画瑰宝
0条评论 2013-08-27 10:55:11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彭海霞

清 华喦 纸本 设色 鹦鹉学声图轴

清 华喦 纸本 设色 鹦鹉学声图轴

长松高岭,溪边草亭,闲来垂钓,一派怡然,乃元王蒙《双松渔隐图轴》;桐阴亭下,文人品古唱和,仕女琴乐轻歌,淋漓尽致,为明仇英《桐阴品古图轴》;明文征明《溪山亭台图》溪亭山色、层峦叠嶂;清朱耷《荷塘凫图轴》着墨简淡,布局疏朗,点染数笔,荷塘汀凫尽显……在深圳至正艺术博物馆,品古赏画,乃一快事。

馆藏珍品诠释“至正”

早在2009年,馆长吴福庆就在福建泉州开设了至正艺术博物馆。2011年和2012年,至正艺术博物馆又相继在深圳南山区、福田区开馆。8月28日,位于深圳新地标京基100的至正艺术博物馆又即将揭开面纱,并将举行古书画鉴定学术研讨会。

在至正艺术博物馆,既有出自宋元明清大家的古书画,如“元四家”“明四家”“金陵八大家”“扬州八怪”等,也有近现代书画名家的作品,还有不少珍贵的瓷器、翡翠、犀牛角等。吴福庆告诉记者,“至正”是元代的一个年号。之所以用“至正”命名博物馆,是因为在吴福庆的收藏中,元代的收藏品至为珍稀,并寓意藏品精、正。

在收藏名家名作时,吴福庆特别留意收藏印章。馆藏品王蒙的《双松渔隐图轴》作于1362年,以小披麻皴和解索皴写山,施以浓密的苔点;以工劲用笔写松针,繁茂细密,整体画面厚重而富于层次,用笔苍润,意境萧散。这幅画是王蒙精品,经明项元汴及清梁清标、王己千等鉴藏,流传有序。

另一幅镇馆藏品仇英的《清明上河图》与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同名作品,对于后人了解明代中叶苏州的政治、经济、风土人情、城乡风貌、寺院建筑等,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吴福庆说,相比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仇英这幅作品的熟知度似乎没有那么高,但是在中国绘画史上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历代《清明上河图》摹本中的精品,两件作品皆为中国绘画中的“国宝”。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