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探寻亚洲艺术生态新规则
0条评论 2013-08-27 10:56:26 来源:南方日报  

罗一平:探寻亚洲艺术生态新规则

罗一平:探寻亚洲艺术生态新规则

谈亚洲艺术

重拾“亚洲意识”

扬明“亚洲立场”

反观亚洲的现当代艺术可以看出,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亚洲艺术越来越接近欧洲艺术。从文化的源头来看,西方当代文化从古希腊和古埃及的文化衍生而出,相对单一。然而亚洲的宗教、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意识都非常多元,其艺术的实践形态必然不同,这使得亚洲艺术长期难以呈现清晰的自我面貌。因而,亚洲艺术的关键问题其实是,面对以欧美为中心的艺术价值体系,怎样摆脱西方系统的模式而确立一个新的亚洲艺术形象,进而在题材、表现技巧和语言风格上表现出符合本国国情的价值主张、本体主张、程序主张和规范主张。可惜这些问题,亚洲策展人很少思考。

记者:在当前的亚洲艺术中,对“亚洲意识”是否已经凝聚成一定共识?

罗一平:传统亚洲文化是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结合体,他们在多元之中也有共性。经过过去100年与西方文化的融合与碰撞,我们也在逐渐形成一种“东方主义”的视角,以此看待西方文化,了解西方是如何以“他者”的语言和眼光来影响亚洲。这也是亚洲策展人经常探讨的话题。

从这个层面上,亚洲艺术成了一个共同体。然而,亚洲策展人还是基本不会用“亚洲意识”来策展,往往还是以西方作为标杆,对彼此之间的发展现状也不太关注,比方我们很少针对中日韩三国的特质来举办展览。我们只有与亚洲兄弟国家的本土性、民族性连在一起,才能构成一个更强势的群体。

所以,如果对“亚洲意识”做进一步追问,首先要回答的是何为“亚洲意识与亚洲经验”。这一追问涉及两个基本问题,即什么是亚洲?什么是亚洲艺术?此外,“亚洲意识”还延伸出亚洲是否有文化认同、“亚洲策展人联盟”能否建构等问题,这也将是本次论坛的主题。我认为,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关系到各国策展人如何认识亚洲的艺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如何呈现亚洲意识,从而推动亚洲艺术的发展,意义重大。

记者:您认为,“亚洲意识”的提出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罗一平:从这两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以欧美为主体的当代艺术正在走向转折期和迷茫期。上世纪产生以社会批判为主导的当代艺术,进入21世纪以后更关注文化的核心问题,关注文化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如今我们也正在转向,回到艺术的本质,在这一点上我们与西方是同步的。这对亚洲艺术和中国艺术是一个契机。在这个意义上说,可以期待,“亚洲意识”将会成为亚洲艺术生态确立新规则的起点。

谈美术馆建设

从本土到国际

谋求学术转型

记者:广东美术馆为什么要提倡发出“亚洲声音”?

罗一平:从2004年第18届亚洲国际艺术展起,我就开始在亚洲艺术家联盟中担任中国委员会策展人、学术主持和委员会主席。从历届亚洲艺术展和中国各美术馆近20年的展览来看,缺少亚洲意识正是当前亚洲艺术的特征之一。由于亚洲国家宗教信仰多元、政治制度多元、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和艺术形态迥异。如何抓住并表达这种多元性,恰是广东美术馆从本土向国际转型,推动亚洲艺术发展的契机。

对外而言,包括广东美术馆在内的亚洲美术馆,需要对前面所提到的亚洲艺术的关键问题进行思考和回应。对内而言,独特的区域记忆和历史传承成为广东美术馆学术转型的内在动力。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有艺术生长的特殊土壤,地缘关系凸显了广东美术馆独特的符号价值。从20世纪上半叶开始,广东艺术家用自己本土的语言和西方的语言碰撞、融合、交汇,形成了独特的语言模式,在交融当中真正体现出广东艺术家改革之大胆、判断之准确、融合之巧妙,对人的关怀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此后,生长于岭南艺术生态群落中的广东美术馆在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急速城市化的当代语境中,面对发展中的问题,自然而然地从本土联想到了亚洲。

记者:您执掌广东美术馆3年,如何总结广东美术馆所走的国际化路线?

罗一平:中国从第16届开始参与“亚洲艺术家联盟”,并在广东美术馆举办了第16、23届亚洲艺术展。广东美术馆在第四届广州三年展的“启动展”上就已开辟了“版图移动:东盟与中国10+1”的专题板块,集中展出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共12位艺术家的作品,目的在于以东盟当代艺术的集体呈现为出发点,重新正视亚洲自身,开启广东美术馆学术转型之路。

我们的理念集中反映在第四届广州三年展上,如果说那时的启动展关注的是全球语境之下亚洲人感到的焦虑、彷徨和迷茫。此次广东美术馆倡导亚洲美术策展人论坛,以及正在筹备中的首届亚洲双年展,则是看到了契机之外,亚洲发展的共性问题。在西方作为“他者”仍然支配亚洲各国艺术发展这一点上,亚洲反而成了一个共同体。但是,如果从后殖民的语境考察亚洲美术的发展,我们会发现它在西方化与抵制西方化的冲突和矛盾中所付出的努力,然而也正是这种努力,从整体性上塑造了亚洲艺术的品格,并成为我们回归亚洲自身,谋求共识,寻找并确立亚洲艺术生态新规则的根本性力量。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