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要有目标投资有劲道
0条评论 2013-09-11 14:56:32 来源:收藏快报 作者:梁志伟

在民间收藏界,不少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家型的收藏人,大多凭兴趣爱好收藏,今天喜欢陶瓷收几件,明天喜欢杂件收几堆,后天喜欢书画收几幅,三五年、七八年过去了,什么都懂一点,什么都收几样,数十万、数百万元投出去了,结果连在自己小小的收藏圈内,其藏品也不会被人认可。玩家不像真懂行的玩家,藏家不像真有精品、珍品、稀品的藏家。高不高,低不低,在正统的收藏鉴赏家眼里,仍属于不入行,排不上收藏家号者,可惜可叹。

其实,成功的收藏,初始阶段一定要老老实实拜师学艺。

举一个实例。笔者有一位钢琴产业界的企业家朋友,受民间投资收藏大潮驱动,他近十年前也开始玩起书画。先结识数位三四流的书画家,各求购几幅共数十幅书画挂在办公室。数年过去,行情上涨了,满心得意;后又去拍卖行拍了几十幅清末民国小名家及当代名人书画,挂进书房、卧室,数年过去,行情也上涨了,满心欢喜。

在当代书画收藏项目上,捞上第一桶金之后,小钱赚到了,小有成就感。但还没有正式进入专题性收藏,总觉得缺乏收藏目标,收藏之路怎么走下去?其实,他本喜好陶瓷,苦于没高人指点,不敢轻易下手。在正式开始进军陶瓷收藏之前,在熟人引荐下,他认识本城一位学者型收藏鉴赏名流,在这位收藏鉴赏家的悉心指导下,其老老实实求知鉴定门道,认真聆听收藏课程,仔细记录辨伪要义。凡收进一件器物,除了请自己认可的老师、鉴定专家鉴定之外,还要翻遍自己所藏的收藏工具书比较对照,再上网查查询有关图录资料,力求搞清每一个收藏疑点、鉴定难题。仅仅两年时间,这位企业家型收藏人,从陶瓷鉴定ABC都不明白者,变成陶瓷收藏沙龙里颇有见地的鉴定入行者。

举以上这位企业家型的收藏人的收藏实例是想表明:从个人的经济财力出发,如花百万左右的资金玩书画收藏投资,只能玩一些清末民国小名家的藏品或当代三四流书画家的藏品,只能做做书画贩子的小生意,赚不到大钱,亦不入流。如玩明清官窑收藏投资,可能只能买几件中低档官窑器,缺乏收藏品位、收藏境界。而其最终独辟蹊径,寻找收藏投资黑马,选择目前市场价格相对低廉的高古陶瓷,如其集中收宋元明磁州窑瓷器、宋元明龙泉窑瓷器和汉至宋代陶俑等,既有历史文化品位,又有收藏投资潜力,花十年工夫,收藏投资一百件真品、精品,其收藏投资增值率与海外拍卖价相比,将来是以增值百分之十倍、二十倍、三十倍、五十倍或以上来计算的。读者如不信,不妨上网查找世界上最著名的两家拍卖行苏富比、佳士得历年所拍卖的汉至宋陶俑、宋元磁州窑、宋元明龙泉窑等的拍卖成交价,这类藏品,海外拍卖市场的拍卖成交价与国内古玩市场的交流行情价,两者相比,要相差十倍至百倍,个中原因,比较复杂,这涉及至国内目前暂不能拍卖高古陶瓷等,这属于文物管理政策问题等。还有国内一些暴发户式的投资收藏人,他们中国历史文化修养欠缺,大多跟着潮流走,集中涌到明清官窑彩瓷拍场上竞拍官窑彩瓷,而中国大陆中小拍卖行所拍卖的所谓官窑彩瓷多为赝品,价格虚高,泡沫涌流,早晚虚高的价格体系会崩塌。

总之,收藏有目标,投资才会有劲道;收藏没目标,又没有专家指导,自己瞎玩,像黑猫抓死老鼠一般,不入行、不入圈、不入道,游离于收藏界之外,这类企业家型的收藏投资者在我们身边很多。故“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引导他们进入正统的收藏之道,应该是每一位正统的收藏鉴赏家的收藏文化自觉、收藏文化使命!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