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富比2013秋拍推出顶尖当代亚洲艺术家之重要作品(图)
0条评论 2013-09-12 10:20:26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二)10月6日当代亚洲艺术常设拍卖之重点拍品

张晓刚《手记1号︰1999页如是说》,1990年作,油画画布,84 x 98.6公分

张晓刚(1958年生)《手记1号︰1999页如是说》,1990年作,油画画布,84 x 98.6公分

估价︰450万至650万港元/57万7,000至83万3,000美元

张晓刚的“手记”系列共有五件作品,数量稀少并绝少现身市场,是次上拍之《手记1号︰1999页如是说》为系列的首张作品,更显其珍贵罕有。本作建基于艺术家早期作品的风格,加上“手记”系列的阴暗及沉重的氛围,解释着个人灵魂在大时代转折期间的折腾及焦虑,是张晓刚对当时国内社会运动过后的沉淀和思考。此作其后更启发了艺术家于1992年创作出《创世纪︰一个共和国的誔生》一号和二号这两张重要作品,当中《创世纪︰一个共和国的誔生二号》于2010年秋季在香港苏富比以5,218万港元高价拍出,创下艺术家当时的个人世界拍卖纪录。

曾梵志(1964年生)《毛泽东》,2003年作,油画画布, 200 x 200 公分

曾梵志(1964年生)《毛泽东》,2003年作,油画画布, 200 x 200 公分

估价:400万至800万/51万3,000至100万美元

《毛泽东》是曾梵志继“面具”系列后,将其创意及能量投入新方向的最佳例子。毛泽东的轮廓被艺术家的圈形图案所覆盖,若观者不拉开一段距离观看,这几乎是一张辨认不到的毛泽东面部特写。毛泽东面上的圈圈,是艺术家在隐藏和遮盖以外的一个新尝试;它继承了艺术家由“面具”系列过渡至往后抽象绘画的风格,是其创作的重要转折点,标志着艺术家下一个十年的开端。

“亚洲新意象”单元

《早安,世界》 ,《无题》

贾蔼力(1979年生)(左)

《早安,世界》

2009年作,油画画布,94 x 164公分

估价:120万至150 万港元/

15万4,000至19万2,000美元

王音 (1964年生)(右)

《无题》

2008年作,油画画布 ,140 x 250公分

估价:90万至120 万港元/

11万5,000至15万4,000美元

当代亚洲艺术经歴了多年的发展,新生代的艺术家在全球一体化的生活模式上,呈现了与上一代艺术家截然不同的视野。艺术家的焦点从对意识形态的关注,回到视觉艺术及画布上,标志着亚洲艺术家进一步强调作品的个人性,努力确立个人风格。是次苏富比秋季拍卖,特别集合大中华地区、日本及韩国新世代艺术家,包括张恩利、贾蔼力、王音、樫木知子、安田悠等的作品,他们放弃切入大议题及大历史,焦点放在画笔及画布,没有卖弄自身的文化身份,选择参与全球化的绘画对话,呈现当代亚洲艺术的新一页。

《寒林独立》

郝量(1983年生)

《寒林独立》

2011年作,水墨绢本,152.5 x 96.5公分

估价:25万至35万港元/

3万2,000至4万5,000美元

《雪景寒林》

彭薇(1974年生)

《雪景寒林》

2007年作,水墨纸本, 83 x 158.5公分

估价:20万至30万港元/

2万6,000至3万8,000美元

“见微知当下”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在二十世纪经历巨变,水墨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亦不例外。对于一些新生代艺术家而言,创作对于他们来说,着重的不是媒介语言,他们选择超越对中国画的一贯理解,希望在笔墨之间,找到与当代艺术结合的连接点。当代艺术讲求与刻下社会的关连性,与水墨画中的文人画传统神奇地契合。是次上拍的作品来自四位艺术家,包括姜吉安、彭薇、郝量和徐华翎,他们不约而同使用工笔画作为表现手段,勾划出当代艺术的新风景。

【编辑:田茜】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