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原点 索卡举办台湾艺术家彭贤祥、曾雍宁双个展
0条评论 2013-09-22 01:57:37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郭毛豆
开幕式合影,左起:萧富元、夏可君、彭贤祥、曾雍宁
开幕式合影,左起:萧富元、夏可君、彭贤祥、曾雍宁
 
9月21日索卡开幕的展览“回到原点”有了区别于以往的面貌,它来自两位台湾艺术家彭贤祥与曾雍宁。在材质、创作语言上他们各具特质,但对于观众来说他们的作品都是更加生活化的美好存在,没有那么多沉重的或者暧昧的艺术观念与理论。
 
曾雍宁的作品色彩单纯而丰富,用策展人夏可君的话来说是丰富到极致。他的绘画工具是机动性很强书写方便的圆珠笔,虽然工具简单,但创作的过程颇费心思。从第一层的整体结构到第二层第三层内容的绘制,一幅长卷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曾雍宁所绘都是花草,整个创作阶段都被他视为作品的自然生长,他希望通过对于植物肌理的细节描绘来呈现花草成长过程的时间性。仔细观看画作,在花朵的有些部分上曾雍宁会故意保留笔触痕迹,不同颜色的分层套叠让色彩呈现出迷幻美好的视觉效果。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彭贤祥在展览中展出的三组作品都由两层材料制成,外层为泥土。其中装置《民》是排列得非常整齐的脚,似军队似仪仗总之是群体的体现。彭贤祥说他想通过这件作品阐释在群体中被剥夺了独立、自由与个性的自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受到很多东西的制约,每个人的独特性在哪里?”值得一提的是每只脚在泥土的包裹下都拥有纸浆的内核,彭贤祥认为植物纤维与泥土结合才是完美的融合,于是研究了用湿纸浆翻模而后以日光照射实现干燥的技术,这也使得脚趾与筋肉的感觉生动呈现。
 
另外两件作品分别呈现了女孩的衣帽与好像放在家中某些角落的玩具娃娃,他们都是彭贤祥的童年纪念碑。他笑言中年是非常无聊的年纪,曾经拥有的童真在这时显得尤为珍贵。每一个成年人都应该找到一个特别的角落来封存童年的记忆,让它变成“原初的所在”。
 
【相关阅读】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