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钧钧,《No. 1320》(2013),布面丙烯, 220 x 200 cm
艺术门将于2013年10月3日至7日参展于首尔世界贸易展览中心(COEX)举办的第十二届韩国国际艺术博览会(KIAF/13)。画廊将呈献来自七位国际著名当代艺术家的19件精选作品,包括Jason Martin、Jim Lambie、Michael Wilkinson、孙钧钧、苏笑柏、周英华和朱金石。其中大多数作品将是首次于韩国展出。通过展出来自英国、美国和中国的重要艺术家的精选作品,艺术门在此次博览会继续贯彻其促进亚洲与世界各地跨文化对话与交流的使命。
展会将西方与亚洲的抽象绘画并置一起,其中包括朱金石厚重的布面油画作品《抄写金刚经 三》、孙钧钧色彩鲜艳及生动的布面丙烯新作《No. 1320》,以及来自Jason Martin以声名狼藉的独裁者命名、如雕塑般的画作系列的两件铝板纯颜料作品《Obregón 》和《Tojo》。
艺术门将首次在韩国呈现苏笑柏富有诗意的精选大漆绘画作品,包括《千载1》。其他重点作品包括来自Jim Lambie的《Sonic Reducer》和《Metal Box》系列的雕塑和装置作品,它们将安装在由墙上及展位的地板上;Michael Wilkinson最新系列作品《Dresden》中借用了老照片为图像的三联蚀刻镜面作品《Ruins》(三联) ;以及周英华的混合媒介布面作品《Singapore》。
Michael Wilkinson
Michael Wilkinson 1965年出生于英国Merseyside,现生活和工作于苏格兰格拉斯哥。他的个展包括上海艺术门的《En Attendant》(2013);洛杉矶Blum & Poe画廊的《No History》( 2012);巴黎Le Temple的《Never Works 》(2011);格拉斯哥现代学院/韦氏有限公司的《Lions After Slumber 》(2009)及纽约Wrong画廊的展览(2004)。最近的群展包括格拉斯哥The Glue Factory的《Rubble Stir》(2010) ;格拉斯哥135 Castlebank Street的《Wayfinders》(2006) 及Carquefou FRAC des Pays de la Loire的《All That Is Solid Melts Into Air 》(2004)。他的著作《1979》在2012年由伦敦Blackdog出版公司出版。
Jason Martin
1970年出生于英国的海峡群岛泽西,他的灵感源自极简主义和抽象表现主义,并沿袭了西方传统画的手法。他于1989至1993年修习于Chelsea School of Art以及Goldsmiths College。他作品的独特风格开始受到认可,并在伦敦、日本和德国进行展出。 1997年,他通过参加英国突破性的展览《感性:萨奇收藏的年轻英国艺术家群展》,进入了国际艺术视野。他的作品见诸众多私人及公共收藏,包括英国政府艺术收藏、法国FNAC、美国水牛城Albright-Knox画廊、丹佛美术馆以及华盛顿Hirshhorn美术馆。
Jim Lambie
1964年出生于英国苏格兰格拉斯哥,1994年毕业于格拉斯哥艺术学院。他是一位当代视觉艺术家、音乐家和DJ,现在生活和工作于英国格拉斯哥。他专长于创作色彩丰富的雕塑装置,这些作品来自于日常生活的现代材料。他的实践是由对色彩和空间的演变而来,并运用通感的概念绘制并行线。 2005年,他以装置作品《Mental Oyster》获得英国透纳奖提名。他的个展包括香港艺术门的《浪漫之花》(2013);英国格拉斯哥现代艺术学院的《Shaved Ice》(2012);美国纽约Anton Kern画廊的《Spiritualized》(2011);美国华盛顿Hirshhorn博物馆和雕塑花园的《Jim Lambie》(2006)。他的作品见诸苏格兰国家画廊、Charles Riva收藏、Rubell家族收藏、Zabludowicz收藏、英国文化协会和泰特美术馆等。
孙钧钧
1973年出生于中国江西。她曾修习于渥太华美术学院,并在纽约艺术学生联盟师从美国视幻艺术大师Larry Poons。现在生活和工作于北京和纽约。她的展览包括香港艺术门的《心尘》(2012);北京今日美术馆的《个展》(2011);美国纽约Jawspace画廊的《孙钧钧最新油画展》;加拿大蒙特利尔哥雅画廊的《毫不畏惧地美丽着:孙钧钧近作展》及美国纽约百老汇481八楼艺廊的《孙钧钧:纯粹抽象》。
苏笑柏
1949年出生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1984年苏进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修班学习。 1987年,苏获得奖学金前往德国杜多尔多夫国立艺术学院进行研究生学习。从1992年开始,苏一直旅居德国。苏笑柏近期的个展包括香港艺术门的《苏笑柏》(2013);上海其他画廊的《苏笑柏》(2011);德国Raketenstation Hombroich的《苏笑柏个展》(2010)以及德国兰根美术馆的《色彩王朝》(2009)。苏的作品在北京、上海、台北、新加坡、柏林、伦敦、杜塞尔多夫和莫斯科的画廊、美术馆及艺术展曾广泛展出。
周英华
1939年出生于上海,是一位时间旅者。他是著名京剧大师周信芳的儿子,可谓来自艺术世家。他曾就读于圣马丁艺术学院和Hammersmith School of Art(现为Chelsea School of Art)。他的混合媒介作品,其中融合了珍贵金属和废品,迫使人们思考什么是珍贵的而什么是需要丢弃的。他的展览包括伦敦林肯画廊《One-Man Exhibition》(1962)、及伦敦ICA画廊《Three-Man Show》(1964)。他的作品见诸众多私人收藏,包括纽约现代美术馆。
朱金石
1954年出生于中国北京,在完成德国的艺术家驻地项目以及在柏林科技大学建筑系担任讲师后,他重新返回北京,现在生活和工作于此。 1970年代末期,朱金石开始进行抽象绘画创作,并参加中国文革后首个前卫艺术展《星星美展》。朱金石多次参加国内外的重要展览,如2013年香港艺术门的《厚绘画》;2012年香港艺术门的《中国抽象艺术,80年代至今:忆原》;2008 年北京阿拉里奥画廊的《权力与江山》;2002年捷克布拉格市立美术馆的《在路上》。朱金石的作品亦见于全球众多的私人及公共收藏中,他的宣纸装置《宣纸道》由加拿大温哥华美术馆永久陈列和收藏。
艺术门
艺术门由林明珠创立。艺术门透过在香港、上海和将于今年11月开幕的新加坡吉门营房画廊空间举办独具匠心的展览,促进东西方的跨文化交流,并在融入到本土的艺术圈的同时吸引更多国际观众。
艺术门透过举办一系列高质素的展览节目,致力推广重新审视中国当代艺术哲学与理念的中国艺术家,同时亦举办国际著名艺术家的重要展览。艺术门于今年的强势展览阵容包括Jim Lambie、Yinka Shonibare,朱金石等艺术家的个展。
对比窗(Pearl Lam Design)呈献包括André Dubreuil、Maarten Baas、Mattia Bonetti及Studio Makkink & Bey在内的国际知名及新晋设计师。画廊鼓励他们将中国五千年的传统艺术与传统工艺制作技术糅合和突破,创作出能反映其在华经历的新作。
编辑:文凌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