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新星星艺术节"1912颁奖典礼之夜"现场嘉宾合影
前三届新星星艺术节分别落地成都、上海、南京,而今年与“艺术广东”联盟,在10月1日-4日落地广州保利世贸中心博览馆,并于10月1日晚举行了颁奖典礼。
“1912年度新人奖”获得者共有五位艺术家:雷巧武、翟轩弘、李娜、张增增、黄颖,“嘉源海年度实验奖”获得者为艺术家和丽斌,“空行客最受公众欢迎奖”获得者为艺术家郑钰。而令人遗憾的是今年“1912艺术场大奖”再次空缺,新星星艺术节创始人曾琼女士坦言:“今年的‘1912年度新人奖’的名额比去年多了一名,原计划是在这五名当中挑选一位最优秀的艺术家作为‘1912艺术场大奖’的获得者,但很遗憾,评委们最终没有评选出一位各方面都比较突出的艺术家。这也再次鼓励年轻艺术家要继续努力,大奖等着你们来拿!”
在颁奖现场,1912集团董事长陈俊捐赠100万元公益基金支持当代艺术。自第三届新星星艺术节和1912集团合作以来,双方达成共识将继续推进和深化“艺术走进生活”的理念。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艺术,了解艺术,收藏艺术,让越来越多的商业街区同时也是开放的公共艺术馆,也是艺术生活方式的表现地是1912集团和新星星艺术节的共同目的,1912艺术展览季和第四届新星星艺术节同时开幕,是艺术和公共空间艺术化的实际呈现。
据悉,此次参展的100位艺术家由华东、华南、华北、西部等四个赛区的初审评委从1000多名的报名艺术家中评选产生,终审评委将从这100名参展艺术家中挑选“1912年度新人奖”和“1912艺术场大奖”获得者。七位终审评委分别是邓箭今、何多苓、吕澎、刘家琨、汪建伟、叶永青 、展望等,而比较独特的是今年“嘉源海年度实验奖”由四大片区初审评委决定。评选方式为各片区初审评委小组从本区中推荐一名候选人。 四个候选人再次经过12个初审评委的评判,选出一名得奖人。而“空行客最受公众欢迎奖”则由网络投票产生。
第四届艺术广东暨第四届新星星艺术节开幕仪式
在展览现场,99艺术网采访了七位终审评委以及初审评委代表尤洋(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副馆长),他们分别对于新星星艺术节与艺术广东的合作、初审评委所推选出来的作品以及评选的标准发表各自的看法。
新星星艺术节与艺术广东的联盟
艺术广东•国际收藏品及艺术品博览会作为华南地区首个集艺术品及收藏品于一身的艺术博览会,诞生于美丽的羊城——广州。自2010年创办以来,艺术广东一直坚持多元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办展方向,以推动本土艺术事业发展及架建海内外艺术机构沟通桥梁为己任。
艺术广东秉持「立足本土,面向国际」的艺术定位,已成为引领华南地区艺术博览会的顶级盛事。每一年十月,艺术广东都凝聚着来自海内外艺术藏家、策展人、艺术家、画廊及艺术媒体。今年新星星艺术节与艺术广东的合作会产生怎样的效应?艺术家叶永青认为:“新星星艺术节与艺术广东合作,首先是为艺术广东注入了新的活力,其次是超越了艺术广东的地域性,有很多新鲜的、陌生的东西出现。”艺术家汪建伟则认为新星星艺术节与艺术广东合作丝毫没有影响到评选的公正性、公平性。而艺术家何多苓认为:“每次新星星艺术节都能找一种方式,跟某个地方的艺术机构合作,我觉得这也是新星星艺术节能够一直办下去的关键。”
第四届新星星艺术节展览现场
百位参选艺术家作品集体呈现
七位终审评委对于初审评委推选出来的100位艺术家的作品,大都表示基本满意,整体比上一次要好一些。但令人遗憾的是此次“1912艺术场大奖”空缺,上次大奖空缺的情况要回看2011年第二届新星星艺术节,由于没有突出的能够代表终审评委们所希望鼓励和倡导的带有当代艺术探索和价值的作品,在经过多次讨论后决定空缺,此次有了同样的结果,也为下一届艺术大奖的评选埋下了伏笔。
著名建筑师刘家琨认为:“我觉得没有一个特别好的压倒性的作品,评不出大奖其实是很正常的。经过反复的讨论,评出来的这个五个新人奖,我基本上满意的。五个新人奖的提名艺术家中有一些遗憾,我觉得初选的有些作品还是挺好的,有可能在初选的阶段是用PPT形式呈现的,可能在表达上不够,还有一些有更好的作品没有拿来的,或者是不够自信,拿来一些以为更共赏的作品,但其实最好的作品没有拿来。如果是因为不敢拿来,是心态的问题,如果想拿来但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拿来,那就是运气的问题。但我们只看现场的东西。”看来,参选艺术家的自信以及对于参选的态度还有待调整。
第四届新星星艺术节七位终审评委
新星星艺术奖的评选标准
对于评选标准,初审评委尤洋认为没有统一的标准,要因作品类型而异,但他比较看重的是作品背后的叙事逻辑、叙事方式以及所表达的艺术观念。而在整个的终审过程中,七位终审评委也都有各自的评选方向,而评选标准也无法一概而论。
七位终审评委都提到了“新”,艺术家汪建伟谈了他的看法:“第一,并不是说作为一个艺术家,我到这个现场来找我同意的观念或者跟我很相像的作品,以此作为评选标准,我觉得这个首先要杜绝的。那么新星星艺术节,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新星星’?‘新’是什么?包括我第二届写的文章名字就叫《何为新》,我理解为‘新’是我们对于一个尚未到来之物我们持什么样的态度,这可能是我对于所有作品基本的判断。他们怎么来看‘新’和‘创造’这种劳动的。第二,我觉得光有态度是不够的。如果艺术家本人已经开始做这方面的工作,这种工作不是很程序化的,不是按部就班的,而是有他自己的努力和不同角度。对于我评选出的所有作品都有自己的评价,而且这个评价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他用多种材料,我为什么选择这个不选择那个,我的理由都是要说出来的。在观念上,技术手段方面,他的劳动、他的位置,都要很坦率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并不是我喜欢这一类的艺术家,我就鼓励这一方面的艺术家,我觉得没那么简单的。对于每一个艺术家的劳动都有持认真和公平的评选,这也是我作为一个评审的态度。”
批评家吕澎则从艺术史的角度判断,包括艺术的书写性,书写艺术史的状态,书写生活的状态,在书写的过程中所产生或碰撞出来的新的观念或概念。另外,艺术家邓箭今谈到:“看艺术家对艺术是否怀着一种特别虔诚,特别认真的态度,很少受到外界干扰,坚守对艺术的自信。”艺术家展望的态度则更为直接,他认为:“要有能够打动我的地方,在某一个点,艺术家有一定的突破或者有一些比较敢闯的方面,这样的作品我比较看重。如果都是我见过的那些审美,都是一些过去审美标准的作品,我会没有感觉,比较麻木。”另外,艺术家叶永青认为:“第一是新,第二是能力,当然会涉及到创作的类型和创作的边界,以及所产生的示范性作用。”艺术家何多苓则认为:“第一是有新意,第二是新人,第三在观念上是有想法的,第四在技巧上是有一些难度的。”
总结以上几位评委的观点,新星星艺术奖的评选标准可以概括为:第一,新。新意、新人、新观念、新材料、新方法、新思考等等都是体现新的方面。第二,技巧。艺术技巧则是考察艺术家的手上功夫,还有对于从事艺术创作的态度。艺术技巧对于创造完美形式,正确表现作品的思想内容,增强艺术感染力,深刻地反映生活的本质,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三,艺术史的书写性。这一方面相对比较抽象,主要侧重于艺术家对于历史或当下事件的真实诉说,而这种诉说带有批判性的历史意义。第四,示范性作用。对于评选出来的艺术家获得者,其作品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其他从事艺术创作的年轻艺术家,不同的作品会产生不同的导向,所以示范性是不可忽视的。第五,艺术家的态度。从一件艺术作品中几乎看出来艺术家对于艺术的态度,综合以上四点是可以看出艺术家的态度的,但对于参选的态度也不容忽视,若挑选参展作品不慎也有可能与大奖交臂而失之。
至此,第四届新星星艺术节各个奖项已尘埃落定。在接下来的三天展期中,观众可以到现场观看100位参选艺术家包括获奖艺术家的作品。
【相关资讯】
编辑:张长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