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纽卡斯尔海滨市场,一个售卖旧瓷器的摊位。50多岁的摊主见笔者拿起一个中国花瓶观赏,他眼睛顿时发亮——又一个想“捡漏”发财的中国人光临。我边摆弄花瓶边故意漫不经心地问摊主:“这个花瓶从哪里得来的?”显然摊主等的就是这句问话,他立马麻利地回答:“一个老太太祖传的,17或者18世纪的老古董。”说着,摊主还将花瓶底部的“乾隆年制”字样指给我看,我差点没笑喷,又是祖上传下来的!因为那几个字明显是现代字体。明明是假冒伪劣的当代仿品,花瓶上的人物都穿着不着四六的戏服,即使是仿品也是个低劣的仿品,笔者见识过国内的高仿古董,那是真美,绝对是手艺高超的艺术品,虽说是仿品但质量不伪劣。
我对摊主说:“这是个当代的仿品,我是历史学专业出身,学过古董鉴赏,你卖1500英镑可是太贵了。”我这番话意在想看看摊主的反应,只见他面无表情,一副刀枪不入的样子。
我明白了,这个“古董”的价值他当然心知肚明,他守在这里的目的就是“钓鱼”,他故意装傻,就是想让中国人以为“捡漏”了。我又穷追不舍地逼问,是不是从中国比如北京潘家园市场买回来的?因为摊主表示他自己去过中国看古董。对于我的逼问,摊主闪烁其词。一位相识的英国古董商曾告诉我:“现在有些中国‘古董’,是特意从中国古董地摊市场采购来的。要当心那些古董商编故事。”
我想起纽卡斯尔的一家拍卖行职员曾骄傲地告诉笔者:“中国人更喜欢从海外购买中国古董,我们的一些拍品成交价经常超出预料许多倍。”笔者游览过中国游客必到的约克郡,大教堂附近的古董店,什么宋朝瓦罐、唐三彩……一间展室全是中国古董,看到几位欣喜若狂的中国游客,觉得花2000英镑买个宋朝瓦罐,真值,以为老外不懂中国文化。其实若是真宝贝,英人早投奔伦敦苏富比、佳士得拍卖行,让全球的买主竞标巴望天降横财,不会留在店里坐等中国游客来“捡漏”。
我讲述这个故事,是提醒国内的淘宝者要小心。
相关链接
确实祖上传下来的文物
英国有一家媒体这样“忽悠”民众:相信每个人的家里都有一些杂七杂八的废物,放在某个被人遗忘的角落任其落满灰尘。如今时来运转,你可曾想过这些闲置了N年的“废物”,有一天会成为财富宝贝,价值连城?
英国多塞特郡的一对老夫妻,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家里插着几把破雨伞的花瓶,竟然是清朝乾隆年代的御用青花瓷器。这个瓶身绘有白底蓝花山水、树木、小桥、房屋纹样的瓷瓶价值50万英镑,比这对老夫妇住的房子的价值还要高出许多。这对老夫妇已经拥有这个瓷瓶长达50年,当初是别人赠送的礼物,他们一直不知道它的真正价值。多年来,这个高约47厘米的瓷瓶一直被丢弃在他们家里的一个堆放杂物的空房间角落,花瓶里面插着几把破雨伞,权当废物利用。在一次古董商前来住处探访估价的时候,老夫妇本来是想售卖家里的旧家具,古董商无意间发现了这个旧瓷瓶,天价宝贝才得以重见天日。这个18世纪的清朝瓷器,是乾隆年间的御用珍品,做工精细,底下印有“大清乾隆年仿品底款制”的字样。
天上“砸下”50万英镑,这对老夫妻绝不是在做梦,下一个幸运者也许就是你。
这样的故事在英国出现多次,于是在英国的古董摊位上,经常听到古董商的口头禅:这件瓶子是祖上传下来,等待来自四面八方的淘宝者上钩。
·免费鉴定师、估价师服务台——上期答案
上期翡翠挂件“福至心灵”,糯种,淡湖绿。工艺加工水准中上,但色泽疑似做过处理,不是A货了。糯种是珠宝行业的术语,“糯”指的是翡翠玉的细腻度,“种”是指翡翠玉材料的质地。翡翠玉是多晶体的结合体,因此种被形象地分成玻璃种、冰种、蛋清种、糯种、豆种等。玻璃种最好,豆种以下很差就不可取,细糯种以上就不错。
(上海创协古玩艺术研究中心:鉴定专家季平荣)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