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王俊:不断质疑与突破 不做风格主义艺术家
0条评论 2013-10-10 09:41:26 来源:99艺术网成都站 作者:小小

王俊个展  怎么做怎么错

99艺术网正在采访艺术家王俊

十来年前,尚在学校时候的王俊,与多数川美的师生一样,徜徉在黄桷坪的酒吧和茶馆,与朋友们谈艺术、观社会现场。而如今王俊的生活很“单调”,在家与工作室之间两点一线,有朋友来了,就在工作室里煮茶聊天。虽非朝九晚五,但通常每天上午10点到工作室、晚上8、9才点才回家,王俊满意当前的“工作”状态。

相较于“工作”节奏上的“稳定”和单一,王俊的创作却一直在不断的调整和变化。于多层次和不恒定的创作中,有些东西却在若隐若现,以至于让人们误认为捕捉到了艺术家作品中某种视觉上的“关联物质”,如:作品的多处出现的细线、手工痕迹以及黑白相间的光影,这些因素综合到一起,很容易让我们想到王俊曾经主修版画的经历,他也并不避言其对版画喜好,“当年学的是铜版画,铜版画的气质、对线条的处理、层次关系的把握,对我现在的绘画都是有影响的”。然而,这种“关联物质”只是曾经“版画技术”的遗留品,并不是王俊创作的出发点。

王俊的作品主要为绘画和装置,两者表面上看起来可能并无太多关联,其实在他的艺术系统里,它们是密切相关的,并且艺术家试图建立起所有作品的内部逻辑,但又努力逃离作品的风格主义倾向。在他的作品里,别妄想找到一以贯之的图式语言,也别企图发现我们视觉经验中相对熟悉的视觉符号;在他的作品里,你能窥见的是什么?是疑惑、试探和不确定,“质疑”成为了人们对他创作理念的直观感受。所以,观看王俊的作品需要具备一定的悟性,因为他的作品不是宏观的叙事,也不是微观的抒情,而是一种关于艺术本身的探讨。他的艺术很难被清晰的系统表述出来,更多的可能是被感觉到,这种艺术可以归纳到苏珊-桑塔格所表述的:“艺术是一种新的工具,一种用来改造意识、形成新的感受力模式的工具”。在这里,艺术家不得不成为自觉的美学家:不断地对自己所用的手段、材料和方法提出质疑,而“质疑”正是艺术家王俊创作中的关键词。

打破形式上的统一,建立创作思路上的内部逻辑

99艺术网:这次展览除了绘画以外,还有其他形式的作品吗?

王俊:这次展览基本上是四组绘画,还有一组与绘画相关的装置作品,并且装置作品和绘画的观看紧密相关。我们目前在设想布展的空间,力图达到绘画和装置融为一体的。

99艺术网:展览命名为“怎么做,怎么错”,您是怎么考虑的?

王俊:展览的主题是我和画廊商量的结果,主要是想回到一种比较真实的创作状态。我一直对自己的创作方式表示怀疑,试图寻找一些新的变化,寻找新的突破点,不要让自己的创作思路形成定式,所以在创作上需要不断地尝试“做错”的方式。

99艺术网:“怎么做”,一般的理解是某种“提问”,而“怎么错”,好像是下了一个结论的。您怎么看?

王俊:对我来说并不是结论,它是一个未知,也是一种挑战,因为自己做了这么多年的创作,很容易形成固定的面貌和思维方式,我意识到这是一种危险,我需要不断地打破自己,各种“试错”,同时也不要害怕打破自己。艺术家应该建立起创作思路内部的逻辑,而不是那些表面的比较固定的符号。“怎么错”是一种挑战或是一个未知,但展览做出来很可能也会显得很正确,这是一个挑战。

99艺术网:有批评家说您是一个怀疑论者,会对既有的一些东西持以否定,是这样吗?

王俊:不完全说是否定,是在怀疑的同时,也为下一步作突破。对我的创作,如果它的整体面貌逐渐成型、逐渐成熟的时候,我会很警惕,我不太愿意让我的创作陷入样式化,我认为应该是在创作思路的内部发生流变、不断分离、不断地裂变,然后去生长出新的可能性。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