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大阅佩刀是“终级收藏”
皇甫江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成就在国内的“霸主”地位,和《教父》中那个黑社会老大的策略不谋而合——“给出一个无法拒绝的价钱”。但站在今天回望,那些当年让许多藏家记恨上皇甫江的“高价格”其实是相当便宜的,从几百到几千不等。即便是在拍卖行拍来的顶级宝剑,今天看来也不贵。2003年他花20万买下的清乾隆朝亲王郡王佩刀,是当时他买得最贵的一把刀之一;而他的“终极收藏”——乾隆皇帝的大阅佩刀,在2005年香港苏富比的拍场上,他用了不到百万的价格就拿下来了。
最近几年,中国古兵器的价格,用皇甫江的话来说,是以“不要脸”的速度在暴涨。过去在老乡那里花二三十元就能买到的刀剑,现在他们敢开出“苏富比一样的价格”。而这个“苏富比的价格”最后还真的能卖出去。
皇甫江认为目前古董刀剑板块正在遭遇严重的炒作。而这一切都是从2005年天字十七号宝腾腰刀在市场上的出现开始的。当时它的起拍价格只有6000欧元,皇甫江还委托姐姐参与了竞拍,但最终失之交臂,宝腾腰刀的最终成交价格翻了二十倍,被一位德国私人藏家以11.4万欧元拿下,这让皇甫江心疼了好一阵。
随后几年,宝腾腰刀又在市场上屡屡现身。2006年4月10日,在香港苏富比拍出4604万港元;2008年10月8日再次上拍,拍得5890万港元;2012年在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上拍出4830万元。“我估计最近那次不是真成交,因为成交价和几年前几乎是一样的,事实上是更低了。”
皇甫江嫌这种炒作的方式“太难看”。“事实上,宝腾腰刀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绝非现在这个价格能体现的。这是个故宫里摆放的瓷器瓶子都可以屡屡过亿的年代,一国之君的贴身宝刀,显然要比一个瓶子重要得多。瓷器瓶子的数量有很多,但顶级宝刀,全世界顶多一百多把,大多数还不能流通。从这个意义上说,宝腾腰刀过亿也不过分。现在这个市场虽然热闹,但懂的人太少,谈得上热爱的更是罕见,都是一群逐利者。”
无偿捐献大量藏品
2004年,皇甫江一手一脚搭建的热闹的论坛里,许多精英人物作鸟兽散,自立门户。很多朋友开始慢慢不再来往,因为他不喜欢每次见面讨论的都是最近刀剑在苏富比、佳士得又卖了多少钱的话题。他觉得收藏的目的应该单纯些,太过金钱化会显得无趣。
皇甫江觉得有些意兴阑珊。在完成了《中国刀剑》的写作之后,他的刀剑收藏突然停滞下来——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凝固”了。“很现实的原因是,现在好刀剑的数量确实少了,价钱也上来了,性价比不高。而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我的收藏也到顶了,很难继续超越自己,不如就此告别。人生本来就是一段段的告别构成的,也许我和刀剑的缘分到此为止了。”
对于自己收藏的中国古董刀剑,皇甫江一直秉承“不卖”的原则,但他并不吝于大量而无偿地将它们捐献出去。如今,他的身份中又增添了两个让他感到骄傲的头衔——中国刀剪剑博物馆和浙江龙泉宝剑博物馆的主要捐赠人。
“我以前特别爱收藏,但现在不爱用这个词了。我甚至认为真正的好东西就不该个人收藏,应该拿出去分享。收藏本身有意义么?一个人收藏一具木乃伊,天天守着,有何意义?人们收藏历史,是为了看清过去的足迹,然后让它如同黑夜的火把,照亮人类前行的方向。这才是收藏的终极目的吧。”
藏品鉴赏
乾隆御用浮雕金龙皇帝大阅佩刀
清人以骑射开国,皇家也格外重视刀剑制作,乾隆皇帝制作了数种皇帝大阅佩刀,在检阅三军和国家重要庆典时佩戴。当世所知的该类大阅佩刀一共有6把,皇甫江收藏有两把。1998年他发现了第一把,于长沙古玩街上买到,可惜外表残缺,原先整体的鎏金已大部分脱落。2005年,他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上见到这把乾隆御用浮雕金龙皇帝大阅佩刀,欣喜不已,断然拍下,收入囊中。刀上的五爪金龙吞口和背衔金龙的工艺十分精美,豪华程度无与伦比。作为中国最高级别的皇帝御用佩刀,其工艺代表了中国古代佩刀的最高水准。
访谈
现代刀剑制作
无需迷信古法
记者:目前清朝皇室刀剑最受追捧,被认为是最具收藏价值的刀剑,您认可吗?
皇甫江:清朝皇室刀剑的价值体现在,它的记载很完备,从文物研究的角度来说,可以挖掘出很多信息。又因为是皇帝的心爱之物,它身上汇聚了当时最优良的各种工艺。这也是其他朝代的刀剑无法比拟的。
但任何朝代的刀剑又都是有价值的。这当中并无高下之分,只和人的审美有关。我一直强调,要让藏品本身说话。抛开所有的光环去看一件东西,一个人,才能真正地触及到本质所在。
记者:单纯从铸造工艺来看,您认为中国刀剑在哪个朝代达到顶峰?
皇甫江:就技术本身而言,中国刀剑在隋唐达到了一个非常完美的状态。而做出这个判断的主要依据是日本刀。中国出土的唐代刀剑锈蚀十分严重,已经根本没有办法研磨进行研究了。但唐朝时候传到日本去的刀,放在人家的庙里一代代地传下来,再加上当时的文献,可以让我们倒着推导出来一个比较明确的唐朝工艺,比如包钢工艺、覆土烧刃。但这些技术即便是真的存在,在当时也是非常豪华和昂贵的工艺,无法普及。而明代的刀剑,是站在一个相对高的层次,将钢铁刀剑的制作工艺进行普及,清代的钢铁刀剑算是一个辉煌的句点。所以它们并不能简单地进行纵向比较。
但要是论攻击性,论硬度,我们没有必要“神话”古法,肯定还是当代的刀剑更厉害。当代人无法超越的是古代刀剑身上的那种格调。这个跟时代,跟当时人的精神风貌有关系。但单纯从技术上说,没有现在人做不出来的东西。
记者:中国古董刀剑通常锈蚀严重,您认为研磨开窗是否确有必要?
皇甫江:我是中国倡导研磨开窗的第一人,但我现在基本上不支持研磨开窗了。主要因为现在研磨师水平太低。这帮人也许手艺很好,但文化水平不高,无法真正理解古人的作品,会做许多过度的改变。所以我现在只提倡抢救性的研磨,就是已经被人磨过了,而且磨坏了,那可以磨一下看是否还有救。
说鉴定真伪、还原历史信息,必须要以研磨开窗为前提,那是瞎忽悠。锈蚀其实自有其价值。它是判断年代信息的重要标准。就像看一个人的年龄,你得从皱纹去判断,整容之后反而看不出来了。而如果你又整容失败,那就要命了。
记者:目前市面上的赝品多不多?
皇甫江:古董刀剑的赝品比头几年多得多,很多拍卖会上的御制宝剑都是假的。但有人说赝品率达到90%以上,那我不能同意。任何一个行业要是做到这个地步,那就等于自寻死路了。要我说,有百分之五十的赝品率已经很吓人了。
【编辑:江兵】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