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佩衡旧藏”三件齐白石早期出版杰作亮相文津阁秋拍
0条评论 2013-10-22 13:34:25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齐白石《赠梁劲予水族四屏》

《赠梁劲予水族四屏》

胡佩衡善画、懂画,又熟知艺术市场和收藏,齐白石与他的友谊,虽与书画经营有关,却贵在艺术上的真诚相知。两人交谊既深,对于胡佩衡索画,齐白石几乎都是有求必应,这与对待一般友人是不同的。如齐白石的代表性作品《白石牧牛图》,便是在92岁时应胡佩衡之约所画。

这套《赠梁劲予水族四屏》,是胡佩衡向白石老人订制,送给梁劲予先生的。梁劲予(1911-2003),名从业,号思庵,广东台山人。自幼师从太极大师陈微明习武,并游学京津沪杭。其间曾师从胡佩衡等名家研习书画、篆刻,丹青画艺遂得精进。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便有作品刊载于《湖社月刊》。梁氏经业师引荐指导,收藏近代名家书画数十载,藏品颇丰,是现代知名的藏家。

此四屏作品皆具“梁劲予”上款。下署“九十三岁”,当为白石老人1953年所作(齐白石自1937年75岁始,用算命中所谓的“瞒天过海法”,在书画上自署年龄时均在虚岁的基础上多加了两岁)。这四屏分写了虾、蟹、青蛙和鸡雏,均为白石老人最擅长的题材,其用笔之简练、笔墨层次之丰富、形神之生动,都可见出白石老人笔墨之精妙与生活体验之深刻。创作这些作品时,正值画家晚年的黄金时期,其状物极为传神,寥寥几笔即写出物象鲜活如生的形态;其用笔尤显功力,浓淡深浅极见变化之微妙。而且全套作品纯以水墨写成,堪称墨韵淋漓;画中配以四方朱红印章,更具点睛之妙。此四屏作品尺幅虽然不大,构图也不复杂,却深具白石家法,显示画家写此非为泛泛应酬,难怪梁劲予对此极为珍视,特钤以“劲予心爱之品”的印记!
著录于《齐白石画法与欣赏》的两件珍品

《墨荷》、《石与蟹》这两幅作品,均著录于1959年出版的胡佩衡、胡橐所著的《齐白石画法与欣赏》一书中。该书是第一部记述齐白石画法的作品,囊括了白石老人的生平和艺术,叙述上完全以第一手资料为主,为后世了解齐白石留下了许多难得的珍贵材料。对于齐白石画作的鉴定,更是极为权威的佐证。

其中,《墨荷》是齐白石赠予胡佩衡的作品,画中的上款人“冷盦先生”,即指胡佩衡。胡氏在《齐白石画法与欣赏》中写道:“他(齐白石)给我画过一幅墨荷(此画),使人看着仿佛是绿色荷叶、粉白色的花,上题古诗‘一花一叶扫凡胎,墨海灵光五色开’,来说明用墨的恰到好处,能把各种颜色画出来,也能把自己的感受画出来。老人作画,用墨和用水是极其有分寸的。”在此幅作品中,齐白石以浓墨写出荷叶、荷茎、荷花,荷叶墨气氤氲,荷茎苍劲挺拔,荷花悄然盛开;复以枯润有别、浓淡有致的笔墨写杂草,整体上布局合理,既富有凝聚感,又杂而不乱。用笔大气磅礴、浑朴老练,富含金石味。虽没有赋彩填色,却深得墨分五彩之神趣,显示出画家举重若轻的笔墨功力。

另一幅珍品《石与蟹》,据《齐白石画法与欣赏》记载,“1913年,老人(51岁)回乡造画室名‘寄萍堂’。室内陈设雅洁,写作刻印的几案,式样高古,全是自己设计的。后院有竹管直通流泉,客来烧茶,不必挑水。这样幽美的环境里是老人一生认为最快乐的时期。每当秋天,附近田中常有螃蟹,老人常常亲自捉蟹,肥的下酒,瘦的小的放在院里,仔细观察。此图描写当时情境。”齐白石对于蟹的长钳、长足的刻写,细腻有致,栩栩如生,让人深感“蟹行其足一举一践,其足虽多,不乱规矩”之言下不虚。此画在布局上近于八大山人画风,但与八大画作突出表现孤清气息不同,此画展现出来的,纯然一派恬然自得的生活情趣,堪称齐白石早年画蟹的代表作。

以上所述三件作品,皆来源清晰可靠,为齐白石真品无疑。而且这些作品见证了白石老人与胡佩衡三十多年的深厚交谊,由此观之,则于艺术价值之外,更别具历史意义,堪称艺术瑰宝。
 

【编辑:江兵】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