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三纵队活动在白洋淀上。华辰2013秋拍:解放区摄影的视觉表达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文化思潮纷争、政治力量博弈的特殊时期,上海摩登的浮华背后是乡村破产的饥谨贫困,在摄影追求唯美趣味的城市主流中,倡导摄影家的照相机应该聚焦在反映现实、转向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成为左翼文化阵营中新的呐喊声音。1936和1937年是中国摄影界最关键的转变时期,在抗战的严峻形势下,“摄影与救亡”成为新的时代主题,将摄影从高雅艺术转变成抗战救亡的宣传工具,摄影观念也从艺术表达的追求变成发表政治声明的武器。
但真正将摄影作为战斗的“武器”,并构建成一种意识形态话语,还是在为救亡图存而思考文艺价值取向的抗战阶段。为了树立摄影的根本在于暴露现实,画意摄影被抨击成“一种纪念、娱乐、消闲的玩意儿”走向尖锐的对立面。摄影有如左翼木刻一般,被认为是收效最快、传播最广、最具有宣传效力的工具。沙飞受鲁迅左翼文艺思想的影响,十分明确地提出“摄影是暴露现实的一种最有力的武器”的观点。1937年10月,沙飞带着实现摄影作为一种抗战武器的坚定信仰奔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受聂荣臻重视成为抗日边区的第一位摄影记者,拍摄八路军在前线的战斗生活。在抗战建国的时代环境中,沙飞对摄影价值的重新定义带有明显的革命激进色彩,也具有普遍性,其独特意义在于与毛泽东“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思想融合起来,通过率先在军区宣传部成立新闻摄影科、举办街头摄影展览、开办摄影培训班、创办摄影画报等方式,形成一个辐射延安、抗战边区及至整个解放区的新闻摄影网络,充分实现了将摄影作为讴歌记录人民战争、打击暴露敌人的重要武器。
从总体上看,解放区摄影带有鲜明的政治党派的话语结构,对正面历史通常采取宏大叙事的方式,带有非常强烈的意识形态宣传功能。它在时序上承接“摄影与救亡”的时代性,但更为激进地将摄影作为团结军民、打击敌人的重要武器,下启新中国的“新华体摄影程式”。解放区摄影网体系中所培养出来的摄影记者,对摄影作为战斗武器的观念存在普遍认同,并用自己的生命去践行。在价值取向上,解放区摄影记者认为最有价值的并非真实的瞬间,而是从整体上提升被摄者的政治与审美形象。这可以从解放区摄影的视觉图像上得到印证,最突出的特征是从摄取题材的正面角度去反复表达一类固定的政治主题或观念,如有组织的战地生活、群众热情支前、土改翻身、大生产运动、战斗英雄、劳动模范、军民鱼水情、敌军暴行、优待俘虏、战利品等内容,在视觉上力图建构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战争”这一政治命题。
要具体分析解放区摄影的视觉表达方式与独特价值,可以华辰影像2013年秋季拍卖会第805号拍品《白洋淀地区抗日相册》为例,这套由石少华等冀中军区摄影记者拍摄的74张照片采用宏大叙事的方式记录了1938年至1945年冀中军区的抗战历史,从宏观角度记叙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以白洋淀雁翎队为典型代表的抗日武装力量,以及从微观视角记录历次战役、冀中军民关系、英雄模范、先进事迹等。在真实性上记录了冀中抗日根据地创造平原歼灭战的范例,尤其以第一支水上游击队——“雁翎队”战斗在白洋淀水域上的影像为经典;在战地摄影的视觉表述上诠释出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战争所具有的无穷力量。
1939年石少华作为抗大记者团摄影记者迁往敌后根据地,被冀中根据地司令吕正操留下并担任摄影科科长。1940-1942年,在石少华的组织领导下,冀中根据地共开办了四期摄影训练队,从政治理论上使学员充分认识摄影作为革命武器的意义和作用,培养了近百年战地摄影记者,代表人物有袁克忠、孟庆彪、杨振亚、李峰等人。这期间正值日寇对冀中发动中原大扫荡,石少华带领学员多次深入白洋淀地区拍摄雁翎队的战斗生活。为了体现雁翎队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战传奇,石少华在以摄影作为武器的叙述方式上,以及摄影艺术和技术上(如构思、构图、采光、角度等)都作了精心地准备。
原版相册第一部分以“冀中第三纵队活跃在白洋淀上”、“八路军一二零师转战冀中”为主题,反映1938-1939年间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以及贺龙、关向应率领的八路军一二0师与吕正操率领的冀中第三纵队共同抗日的历史。在摄影的视觉表达上突出强调八路军的整齐军容,冀中军民的斗志,战场加以唯美化。
1939年4月23日鬼子在齐会遭120师伏击,敌人施放毒气。
第二部分以雁翎队为主体记叙冀中军民共同抗日的热情,内容为雁翎队水上操练、杨帆前进、伏击敌舰、胜利归来、围击敌船、缴获敌人武器、冰筑工事、破冰扑鱼等场面,时间分为夏秋冬三季,从时间、空间、人物、事件上互为编织构成白洋淀水上游击队的壮美图画,减弱甚至隐匿了对战争残酷的渲染。在视觉表述上,多以远景摄取雁翎队在白洋淀辽阔水域中秩序井然地扬帆前进,在近景中取游击战士英勇威武的作战气派,带有革命浪漫主义的色彩。
雁翎队在水上操练。
雁翎队杨帆前进。
雁翎队缴获敌人武器及军用物资一部。
第三部分以微观视角记录了“林堡伏击战”、“押送俘虏”、“突围”、“解放肃宁县城”、“缴获军用物资”、“解放任邱城”、“解放郑州”、“攻克文安县城”、“解放满城”、“攻占新保安”等冀中历次战役,摄影取景多为近景特写,渲染出战争胜利后的欢愉。
我军于四五年四月三十日解放任邱城。
为配合正面对日作战,我军于九月二十八日解放肃宁县城。
第四部分围绕“模范连队”展开,如老排长高永来、老模范共产党员贝树行、冯指导员、红小兵张明、臧福生等典型人物,摄影视角从冀中抗日力量、历次战役,深入至革命队伍中的模范个人,抗战史诗与战士现实生活融为一起。
华辰2013秋拍:解放区摄影的视觉表达
塞外人少村稀,住房奇缺,每到住地连部带头搭棚住,把房子让炊事班和病弱战士住。右第二人为高永来。
华辰2013秋拍:解放区摄影的视觉表达
臧福生出征时因远离家乡情绪波动很大,后在领导和同志们帮助影响下大变了样,每到住地先给房东挑水,不怕苦,不怕累。
就解放区摄影的视觉表达而言,它们都来自于现实的战斗生活,但大幅度减弱了战争流血与牺牲的触目惨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成为对战争性质、力量和前景的坚定信念;在视角上都力图正面歌颂被摄者,树立英勇抗战的主人公形象。带着摄影是打击暴露敌人的武器这一观念,解放区摄影记者对战争的纪实性隶属于建构革命话语和意识形态的宣传目的。这是决定解放区摄影视觉表达方式的重要原因。
石少华等 白洋淀地区抗日相册(74张)
SHI SHAOHUA ETC. THE ANTI-JAPANESE IN BAIYANGDIAN REGION (74 PIECES)
1940-1945 银盐纸基 / Gelatin Silver Print
最大:9×6cm 3.5×2 in
最小:4×5.5cm 1.5×2 in
RMB: 50,000-80,000
作品简介 原版相册为石少华等冀中军区摄影记者在1940-1945年多次深入白洋淀地区采访拍摄,按时间顺序记录了冀中根据地的建立、以白洋淀雁翎队为典型代表的抗日武装力量,以及冀中平原的历次战役、冀中军民关系、英雄模范、先进事迹等内容,是一部反映冀中军民共同抗日的历史史诗。尤为精彩的是全面反映了白洋淀第一支水上游击队“雁翎队”的战斗生活影像,内容包括雁翎队水上操练、杨帆前进、伏击敌舰、胜利归来、围击敌船、缴获敌人武器、冰筑工事、破冰扑鱼等场面,另有一帧冀中军区司令吕正操在白洋淀上的照片,在战地摄影的视觉表述上诠释出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战争所具有的无穷力量。历次战役包括“林堡伏击战”、“押送俘虏”、“突围”、“解放肃宁县城”、“缴获军用物资”、“解放任邱城”、“解放郑州”、“攻克文安县城”、“解放满城”、“攻占新保安”等,以及老排长高永来、红小兵张明等英雄模范人物,照片保存完好,带手写题记说明,是反映冀中根据地抗战历史的珍贵影集。
作者简介 石少华(1918—1998)广东番禺人,1938年入陕北公学和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并担任摄影工作;1939年前往华北抗日根据地,担任冀中军区政治部摄影科科长,从1940-1942年连续举办四期摄影训练队,培养出百余名摄影干部,建立起冀中军区的摄影网组织。期间三进白洋淀地区采访拍摄,创作出《白洋淀上的雁翎队》等解放区摄影史上最优秀的作品之一。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冀画报社副主任、华北画报社副主任等职。新中国成立后,石少华于1950年调任中央新闻摄影局副秘书长兼新闻摄影处处长,历任新华社新闻摄影部主任、中国摄影学会主席、新华出版社社长。
编辑:陈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