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秋拍为何频出佳绩 ?
0条评论 2013-10-28 15:06:32 来源:收藏投资导刊 作者:苏坤阳

☆ 向京 《尽头(一对)》 2013年保利香港秋拍拍品 成交价:103.5万港元

 向京 《尽头(一对)》 2013年保利香港秋拍拍品 成交价:103.5万港元

精品战略各有侧重 市场细分业绩翻番

2012年秋拍至今不到一年的时间,中国嘉德和北京保利在香港的单季成交额已近翻其背后除了两大拍品公司业内同仁的艰辛劳作之外,有效的市场模式和运营策略也是十分值得关注的。回顾中国嘉德香港首拍推出的中国书画和古典家具两大专场,无论在成交额还是成交率方面均取得了不俗的业绩。“观想——中国书画四海集珍”专场获得3.5亿港元的成交额,齐白石《设色山水图册》4600万港元的高价迄今未能打破,古代书画名家王翚、王鉴、任颐的墨宝均以千余万元的价格成交,近现代书画名家徐悲鸿、李可染、傅抱石也拍出了数千万的价格。“观华——明清古典家具及庭院陈设精品”专场仅有两件流拍,推出的37件拍品共斩获1.01亿港元的成交额,其中明晚期《黄花梨独板雕灵芝纹》以1035万港元问鼎。今年春拍,香港嘉德虽增添了古董珍玩门类和水墨板块,但成交业绩却遭遇滑铁卢,五大专场成交额仅为2.9亿港元。持续举办的中国书画专场成交额仅为1.6亿港元,不足去年秋拍的半数,其中张大千的《乙巳泼彩》以2705万港元独占鳌头,成为专场中唯一一件过千万元的拍品。古典家具除了延续去年秋拍之外,还推出了“洪氏珍藏明清古典家具集萃”专场,虽然五件拍品中仅有两件成交,但其中清康熙《黄花梨独板架几案》以2357万港元高价,成为香港嘉德此季唯一过千万元的古典家具拍品。首次推出的“观古——瓷器工艺品”专场共获得4232万港元的成交额,其中清雍正《青花黄地缠枝花卉纹》以621万港元问鼎专场,虽然此专场精品甚多但成交价却不尽如人意。首次推出的“香港水墨”专场完全是依据香港市场的口味设立的,虽然仅取得590万港元的成交业绩,但中国嘉德在香港市场对水墨的大胆尝试还是值得肯定的。

今年秋拍,中国嘉德在香港市场除了上述的高端品牌策略和对油雕门类的力推之外,对漆器与书法板块的专场设立也让人眼前一亮,虽然两大专场成交总额均未能突破千万,但其对香港市场此类板块的开拓意义至为深远。中国嘉德凭借中国书画和古典家具的传统优势在香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并凭借其精品策略和对新小门类的创新,为中国艺术在香港市场的推广做着积极的贡献。相对中国嘉德在香港市场业绩的此起彼伏不同,北京保利在香港的成交额则直线上扬。去年的首届拍卖会,香港保利就依据中国书画、古董珍玩、油画雕塑、珠宝钟表四大门类分别设立专场,共取得5.1亿元的总成交额。其中中国书画专场斩获1.87亿港元,张大千《番女掣厖》以4830万元的高价独占鳌头。古董珍玩专场成交总额达1.62亿港元,清乾隆《青花八仙贺寿双耳尊》以3220万港元的价格成为该场唯一过千万拍品。现当代中国艺术专场1.52亿港元的成交额让人为之振奋,其中朱德群《红肥绿瘦》以4025万港元拔得头筹,常玉《草原漫步》也以过千万的价格紧随其后。两位驰名海外的华人艺术家摘得如此高价足以证明香港油雕拍卖市场的国际品性。今年春拍,香港保利推出五大专场,与首届拍卖不同之处在于将中国书画分为古代和近现代两大部分,最终两大专场高达2.75亿港元的总成交额,再次证明市场细分战略的优越性。古董珍玩专场总成交额为1.22亿港元,成交率和成交额出现双双下滑。现当代中国艺术专场总成交额近2亿港元,其中曾梵志、赵无极、吴冠中的多幅作品均以千余万元的价格成交。今年秋拍,香港保利加大力度细分市场,推出了十三大专场,虽然中国书画、古董珍玩、油画雕塑延续春拍策略,但高端品牌和水墨专场的设立收效颇丰,此外,“四海雅集——中国书画”、“怀古——青铜、古玉、宋元陶瓷与漆器”、“春宵——东瀛秘藏中、日、韩春宫艺术”三大专场,不仅开拓了中国书画和古董珍玩的中小板块,也着实为藏家提供了不同寻常的拍品体验。北京保利在香港市场的经营策略与中国嘉德明显不同,它在一开始就囊括了各个重要门类,相比中国嘉德的推陈出新和精品意识,北京保利在香港要做的是细分市场和特色拍卖,这一点在今年秋拍中发挥得淋漓尽致,近十亿港元的成交业绩也足以证明此市场策略的确有效。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