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嘉德2013年秋拍】清代文学史三件珍迹闪亮登场
【中国嘉德2013年秋拍】清代文学史三件珍迹闪亮登场
【中国嘉德2013年秋拍】清代文学史三件珍迹闪亮登场
【中国嘉德2013年秋拍】清代文学史三件珍迹闪亮登场
【中国嘉德2013年秋拍】清代文学史三件珍迹闪亮登场
三、 清代蒙古族诗人及杰出文学活动家法式善诗龛诗稿墨迹亮相嘉德
法式善是一位活跃于乾隆到嘉庆之间的重要的蒙古族文学活动家、诗人和学者。他于北京后海积水潭边的诗龛小筑影响乾嘉诗坛三十年。
对清代文学史影响深远的《湖海诗传》的编选者王昶说法式善“诗质而不癯,清而能绮,故问字求诗者往往满堂满室”(《湖海诗传》卷三六);王墉《存素堂诗二集序》云:“四方之士论诗于京师,莫不以诗龛为会归,盖岿然一代文献之宗矣。”《啸亭续录》云:法式善“居净业湖畔,筑诗龛三间,投赠诗句,皆悬龛中。构诗龛及梧门书屋,法书名画盈栋几,得海内名流咏赠,即投诗龛中。主盟坛坫三十年, 论者谓接迹西涯无愧色。”(此述摘于《清史稿•法式善传》。)
法式善曾为对应科举应制诗而著《成均课七录》,风行海内几至家喻户晓,士子生员人手一册,可见其在士子中的影响力。
随着法式善的去世,北京后海积水潭边的诗龛小筑及其遗物不见记传,更不知其流向。商务印书馆于民国十年曾刊印《法诗龛罗两峰续西涯诗画册》,由钱咏题引首,共十二图景,于法式善《存素堂诗初集存录》载《续西涯杂咏十二首》相对应,每图后均有法式善题诗,翁方纲和吴省钦题诗;后有翁方纲、汪端光、张问陶、洪亮吉、王芑孙、吴锡麟题跋。《诗龛图题咏之诗》清抄本,均为于法式善处看诗龛图后题咏之诗。《中国古代书画图目》著录钱维乔、奚冈、黄钺、顾鹤庆、张问陶、黄均、方薰、张崟等所作“诗龛图”、“诗龛消暑图”、“诗龛诗意图”、“诗龛向往图”等以诗龛为题材的作品计有七件,分别藏于上海、江苏等地的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善本库藏有顾鹤庆、张问陶等绘诗龛图,王昙、孙原湘等题诗,张惠言赋、王引之跋。另《日本现在支那名画集》著录有毕涵、黄均、瑛宝、张赐宁等所作《七家诗龛图卷》、《梧门图卷》、《诗龛图卷》等三件作品。据法式善的诗集记载,当时举国名流凡能绘画者几乎都为他图画诗龛图。
此次登场2013年中国嘉德秋拍的十二人诗稿墨迹,是法式善诗龛文稿的一次集中面市。他们是任承恩、汪学金、何道生、蒋攸铦、裕瑞、洪饴孙、陈希濂、黄金、何元烺、沈飏、姚思勤、祝堃。这些诗稿的集中出现,是研究法式善诗龛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作用,以及从文化史上梳理法式善的诗龛在满蒙汉士人之间的文化互融和心理认同方面的重要史料。
法式善的诗龛在当时影响巨大。连乾隆年间的卓越社会活动家和卓越诗人袁枚,也要借助法式善的诗龛应征和诗。可见法式善的诗龛之“坛坫尊”。(洪亮吉语)(见袁枚《小仓山房诗文集》卷十,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19页,其诗原题为《任处泉太守在山阴得陆放翁快阁故址自倡七律四章讬石帆学士代征和者》)
概括地说,法式善的诗龛是乾嘉之际以诗歌创作兼及文人画创作,沟通各界人士、满蒙汉各界精英的平台和窗口,是名人扩大影响,政要员借以表现文雅内谦品质,无名之人借以扬名天下、结识贤达求取功名的“龙门”。客观上,法式善的诗龛起到了一个沟通满蒙汉士人相互接纳的精神认同的作用。
编辑:陈荷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