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艺术家张湘溪创作的装置作品《为了忘却的……》将80年代普通家庭的温馨装进了小小的电视机壳子里
中国青年艺术家张湘溪创作的装置作品《二手电视机售卖店》
徐跋骋的装置作品《流动的美术馆》原本有70多个小木屋
八十万打造出“最活力”
2013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以“城市幻象”为主题,47位参展的青年艺术家年龄都在45岁以下。这样的主题,这样的阵容,无一不让人联想到“现代”、“活力”等印象。不过今年的这场双年展更引人关注的还是它的“斤斤计较”。
与其他一些展龄更悠久、更具知名度的双年展、三年展相比,重庆双年展无疑是年轻的,因此在经费上的薄弱也无可厚非,“政府给予的经费仅有八十万元,却要在拥有3000万人口的城市里举办双年展”,这对于策展人俞可和他的团队来说实在是个难题。但只要来到这里看看就会发现,它虽然还算不上完美成熟,但亮点也丝毫不因资金问题而短斤缺两。
或许是出于经费限制,整个双年展的作品以架上绘画为主,雕塑、装置、影像等作品较少,但正是这样的内敛,反而有了不同于其他“大气”艺展的特色,在整个参观过程中,你能感受到的不是当代艺术的尖锐和犀利,也不会被过激的政治讽刺吓到,你可以心平气和地感受到青年艺术家们对城市更为平和的观察和反思。比如来自北京的艺术家温凌的巨幅画《父亲2011》,以艺术家自己照顾生病的父亲的场景,来反映城市里无数孤独的人群,略带伤感的表达却有着对城市的细腻观察。而张湘溪的装置作品《为了忘却……》和《二手电视机售卖店》则带给人浓浓的怀旧气氛,同样在旧电视机壳子里,一边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普通家庭面貌,一边是各种旧型电视机。
少了“知名”却多了共鸣
作为一场为青年艺术家提供展出机会的双年展,今年的重庆青年双年展恰好胜在了它的“最贫穷”上,我在整个展出上看到了艺术展的返璞归真。少了更多赞助,少了更多宣传,少了各种“知名××”,反倒叫青年艺术家们的主角地位更加突出,更受关注了。
这场双年展恰好是展出地重庆美术馆新馆的开幕秀,正与美术馆的新生那样,尽管它们并不是十全十美,还存在着硬件软件上的不足,但前来参观的市民人数之多足以说明,艺术展出的魅力更多地还是靠作品内涵。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的生活与城市越发息息相关,对于城市的未来,这些年轻人的想象显得至关重要。此外,这一批参展的艺术家中,有近一半是重庆本土艺术家,对于双年展主题“城市幻象”这个大主题,这些本土艺术家的创作和解读,无疑更能引起前来参观的市民的共鸣,这种地域文化优势是一种独一无二的艺术享受。
于是在展出上,你时不时就能看到,有些对艺术作品颇有见地的当地市民,在作品前热情地为其他游客们担当起了临时解说员,大家都笑呵呵地谈论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各种互“拼”不如朴素点
在当代艺术大放光彩的这二十多年来,国内不少城市纷纷效仿起国外流行的双年展、三年展形式,于是在短短十几年内,国内的双年展数量直线上升。但是在数量倍增的背后,我们却没有看到几个真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双年展,这又是为何?
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许多艺术展几乎都在前期宣传上大花功夫,这些“拼”着各种资深、名家云集的“大展”,却让观众在参观后感觉不如期待中那样令人惊喜。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无论展出主题如何,观众参观完却觉得大同小异的、今不如昔的比比皆是。虽然的确有一部分参观者就是冲着名家作品来的,但是这样的展出即便弄出再大的规模却也只能让这些参观者走马观花一下完事了,因为他们觉得除了大师之作,其他的没什么意思。
去豪华,却能更将艺术最原始的魅力、最直接的作用表达出来,艺术应有的高傲、纯净丝毫不因为展出名气不够或是环境一般而受到影响,这实际上就是今年重庆青年双年展的最大亮点。所谓“最贫穷”其实一点都不穷,因为观众在这里收获到的精神食粮一点没少。
当环保、环境生态的理念正日益植入到艺术创作中,艺术展出形式不随之更新改变怎么行?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