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收藏市场鱼龙混杂 公众投资需谨慎
0条评论 2013-11-11 13:55:25 来源:姑苏晚报 作者:于飞

\

俗话说,乱世黄金,盛世收藏。近些年,收藏热在中国蓬勃兴起,艺术品收藏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但是艺术品收藏市场上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价格虚高、泡沫严重等问题也屡有耳闻。近日,苏州市新文化艺术培训中心校长陈大为和我们聊起了这个话题。专家提示:艺术品收藏市场鱼龙混杂,公众投资需谨慎。

接触了很多初入门的收藏爱好者,都有一个很迫切的想法,认为专家指点一下,很快就能成为艺术品收藏的高手。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切实际的。艺术品鉴定与收藏是一门综合性的学问,不仅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的积累,这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很多人开始的时候并不理解这个道理,于是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有些藏家凭着自己的满腔热情来收藏瓷器,花个三五千元买来的东西大家都说不对,下次就花上万元买,结果还是不对,在小古玩店买来的东西不对,便去大古玩店买,发现还是不对,干脆就去拍卖行抢拍,重金拍来的瓷器依然不对,几次三番下来,财物两空。其实最初的所谓收藏是出于兴趣、爱好,是对文化的一种尊重和喜欢。学习交流、实践积累并从中收到自己理想的藏品,体会其中的乐趣就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苏州市新文化艺术培训中心是一家专门从事"艺术品鉴定师、艺术品评估师"培训的机构。从2007年11月始,新文化学校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授权,开办国家"艺术品鉴定师、艺术品评估师"认证培训班已有6年的时间,成为了一所专业培养国家"艺术品鉴定师、艺术品评估师"的学校,共有26届来自本埠及全国各地的近千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并有800多名学员通过考试而获得"艺术品鉴定师"或"艺术品评估师" 国家培训证书。

陈校长认为,想学更要会学,找到正确的路径方能登堂入室。对于大多数藏家和收藏爱好者来说,跟从最专业的老师,循序渐进,才是最正确的捷径。还是以瓷器为例,新文化学校聘请了很多专家老师为学员讲授瓷器课,这些老师所擅长的领域不同,高古瓷、青花、彩瓷等等,但是每一位老师上课时都强调多看瓷片,多看标准器。每一片瓷片就相当于对瓷器的解剖,其中蕴含着大量的信息,当你对瓷片有着充分的了解,再加上标准器的掌握,就能区分真假,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归根结底,艺术品收藏和鉴定都是实践行为,这就要求多看、多上手。要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错的见多了,就知道如何去伪,对的见多了,就知道如何存真。各地的博物馆、古玩市场、各种遗址、各大拍卖会都会提供很好的实践的机会。新文化学校同学联谊会每期学习班都会组织各种参观考察活动,联谊会最大的好处是大家在一起参观、学习、交流,取长补短,让你看的更明白,更准确,更好的把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理解和认知。

苏州市新文化艺术培训中心第27期"艺术品鉴定师、评估师"将于12月7日正式开班,届时,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著名陶瓷鉴定专家叶佩兰老师将为广大学员和收藏爱好者讲授开班第一课《明清彩瓷的鉴赏和评估》。陈校长说,现在的艺术品市场处于一个快速膨胀和自我调节的阶段,各类艺术品的数量和种类极其丰富,在质量和品级上参差不齐,收藏有风险,却正是最好的学习机会,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眼力和水平,体会到收藏的真正乐趣,是最大的收获。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