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行:用麻布展示“水墨精神”
0条评论 2013-11-14 16:03:59 来源:中国妇女报  

《雨中曲》

《雨中曲》

《展》

《展》

《展》

徘徊

陈行,为什么偏用不怎么渗水的麻布做水墨画?这样的新水墨画造就了怎样的视觉形象呢?上世纪80年代中期,艺术家在“开放”的新思潮中,像放飞的小鸟,纷纷寻找自己的艺术语言。此时有回归传统的“新文人画”的登场,也有持中国画“穷途末日”论的悲观主义者。陈行,这位新中国第一代大学国画专业高材生,在喧闹中特立独行,另辟蹊径。她在麻布上作水墨,探寻恩师李可染那“似把阳光、空气、流水带入画面”的水墨精神。

但她没有走恩师那恢弘巍峨的山水画之路,却以个人的生活感受和生命体验,融入微观的世界中去,透视大千世界的形形色色,抒写情感生活中的丝丝缕缕。那《徘徊》中点苔笔法画出的似细胞样的小精灵,时而有序排列,时而聚拢或扩散,组成美丽的队形,欢乐地游弋着,跃动出生命的活力。那《展》中线条,似树叶上叶脉的经络,展现着一张张互相关联的生命之网,充满了枝繁叶茂的勃勃生气。在《雨中曲》中,她用棉线或布条代作画的线条,缝纫在麻布上,那倾斜的短线和彩线,似飘洒的雨丝,撩拨着心中些许思念,是淡淡的惆怅还是那甜蜜的回忆?她把中国绘画笔法中的苔点、线条,都化作了有情有调的生命的符号,跃然在麻布的舞台上,演绎着一首首生命之歌。

陈行是位知性、聪慧的女性。她的麻布水墨画,表面上看是把女性擅长的缝纫或民间的扎染手艺运用于绘画之中,焕发出别样的艺术情趣。更深层次的,是她在麻布上以微观视角所表现出的抽象语言形式,虽“大象无形”却弥漫着生命的气息。在黑白、阴阳相和相合中,生发出变化万千的生命奇景。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