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1919~2010) 李村图
设色纸本 立轴
1972年作 81.5×34.5cm
著录:
1、香港《明报月刊》,1980年第9期。
2、《东寻西找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
3、《世界名画家全集•吴冠中》,河北教育出版社。
荼,是吴冠中在20岁时为自己起的笔名,那时他还是潘天寿的学生。
荼,也是后来吴冠中很多作品的落款。
吴冠中曾说,“荼”的意思是毒草、苦菜、猛烈,和自己的性格很像,如火如荼的。画上写一个荼字,简单。
1966年文革爆发,学成归国的吴冠中当时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从法国留学带回的艺术观点,因为不合时宜,使他被扣上了“毒害青年”的帽子。1970年,吴冠中随工艺美院师生被下放到河北获鹿李村劳动。刚开始时每天种地不能画画,到1972年,政策宽松一点,才偶尔可作画。由于生活条件限制,吴冠中只能把地头写毛主席语录的小黑板当作画板,把粪筐架子拿来做画架,他也被学生们笑称为“粪筐画家”。在李村河边、小道、房下,吴冠中挖掘着这沉睡大地的艺术资源。
此次首度现身西泠拍卖市场的《李村图》正是吴冠中这一时期的创作。处于时局环境限制,当时吴冠中的作品大都是几十厘米见方的油画风景小品,而这样一件长81.5厘米,宽34.5厘米的设色纸本立轴水墨,显得十分特殊:
画面构图别致,下半部是李村风景,上半部有长达百余字的叙文:“少年时,求学杭州艺校。曾从潘天寿师学国画,受益匪浅。彩色引人。其后我专攻洋人之洋画,为求绘画之真谛,远渡重洋,寻古访今,悟道不多。而寿师之作,始终如明灯照我。玉军同学随我学彩绘,今又强我作国画,自离寿师数十年来未墨画,寿师新故,作画念之,不知是哀是痛。荼,七二,李村。”
文末“七二”即绘作时间1972年。1971年潘天寿终在冷寂黑暗中与世长辞。当时在河北农村劳动的吴冠中,一切与外界隔绝,消息闭塞时隔一年他才得息噩耗。忆恩师,甚哀痛,学生姜玉军将其自备收藏的宣纸一张提供给吴冠中,希望他能作一幅纪念潘师的画相赠。尽管那时的吴冠中早已久不作水墨了,但他仍应姜玉军所求,照当年学生时代学潘师风格作了这幅《李村图》,并疾思感慨、哀然书写了追忆文字。
《李村图》集风景画和忆恩师叙文为一体,是吴冠中水墨风格发端的特殊作品,更是吴冠中先生留世面世,代表特殊历史年代的珍贵国画心作!低矮的松树、绿叶红花的荷塘,都是潘天寿喜画的题材,它们被两旁的栅栏隔开,一条小路直向前院。竹梯攀着高墙,墙下开着半扇门,似乎可以通向越过高墙看到的远山。远山用笔苍秀。看得出,吴冠中是以接近老师的作画风格来怀念老师的。画面清清爽爽,点、线、面的组合,不拖沓,不啰唆。右上角钤印朱文“冠中写生”,左下角钤印白文“老吴作”。
吴冠中曾回忆在李村的创作:“我的画都是从生活中剪裁重组的,东家后门的石榴花移植到西家门前盛开了。”所以在这幅作品里,景中物也是借物重组过的。画面中没有吴冠中画李村时,频繁涌现、之后又经常重现的飞燕、石榴、高粱和瓜藤的“四件宝”,而是把老师喜作的题材和自己当初的环境结合,重组的一张作品。
今天,西泠印社拍卖公司有缘时逢此画藏家姜玉军、姜雷父子。其将惜藏四十一年吴冠中先生的珍贵国画画作,在恩师仙逝后的今天,令其回到其曾学习过、爱恋过的西子湖畔。这也是吴冠中先生的此幅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李村图》 国画作品,首次面世拍场,以展现纪念和传颂吴冠中先生一生刚直不阿、德高望重的艺术情操,博学超人的艺术学养,以及光彩非凡的艺术人生!
正如吴冠中先生对敬他爱他的亲人学子受众们在他离世前的留言:“你们想我就到我的画中来看我吧!”
编辑:陈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