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征服了世界——中国外销瓷
0条评论 2013-11-20 13:35:14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

西方历史上,对中国瓷器评价极高,中国瓷器一度价抵黄金,被欧洲皇室贵族视若拱璧、竞相收藏。但有人认为这种对中国瓷器的崇高评价仅是针对官窑的,实在是一种误解,事实上,明清时期的外销瓷才是其中的“功臣”。

中国的官窑瓷器在过去根本不会大量出口,1860年之前,欧洲皇室及上流社会收藏的中国瓷器基本上就是明清的外销瓷,直到1860年英法联军侵占北京、烧毁圆明园以后,中国官窑瓷器才大量流失到西方。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掠夺了大量中国皇家文物。民国以后,清室岁入不足,将很多瓷器抵押给银行,最后由银行进行拍卖。此外,内务府也曾进行过古董拍卖。加之内廷种种盗窃行为的发生,才造成了官窑瓷的大量外流,这都是后话了。因此,西方社会对中国陶瓷的所有美誉其实也都是针对通过贸易而来的中国外销瓷。

 清康熙 洒兰描金通景山水瓶 

清康熙 洒兰描金通景山水瓶

外销瓷从字面上理解是销往国外的瓷器,这其中的目的和渠道有多种。有外国人特地定制的,也有旅华外国人从中国购买带回本国的,还有中国古董商国内搜集后再贩卖到国外的,在清末民国这类现象很突出,也造就了卢芹斋这样的大古董商。中国最晚从晚唐开始就有外销瓷了,而且还有一条与“丝绸之路”齐名的“陶瓷之路”。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