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首拍:一场谨小慎微的秀
0条评论 2013-11-25 16:31:16 来源:99艺术网上海站 作者:侯在林

自贸区首拍:一场谨小慎微的秀

自贸区首拍:一场谨小慎微的秀

自贸区首拍:一场谨小慎微的秀

自贸区首拍:一场谨小慎微的秀

11月24日,姗姗来迟的上海外高区自贸区收场拍卖终于拉开帷幕,这比原计划的时间推迟了一个星期。

原计划的四个专场被缩减至两个专场,而历经4个月征集历程的227件拍品也最终只有90件拍品得以亮相“象征意义”的上海自贸区首拍。

自贸区首拍:一场谨小慎微的秀

自贸区首拍:一场谨小慎微的秀

表现平平

自贸区首拍90件珠宝和钟表中有73件被藏家收入囊中,总成交量886.46万元,全场成交率81.11%。其中钟表专场成交量为244.96万元,成交率83.33%,平均落槌价8.17万元。珠宝专场成交量为621.5万元,成交率79.63%,平均落槌价14.45万元。

首拍成交的73件拍品平均落槌价格为11.87万元,共有19件拍品落槌价格高于平均成交价格。

落锤价格排名前20的拍品平均落槌价为36万元,总价为612万元,占到正常拍卖会落槌总价的69.03%。

这20件拍品中钟表共有8件,平均落槌价为23.18万元,其余12件拍品为珠宝,平均落槌价为38.58万元。

自贸区首拍:一场谨小慎微的秀

上海品藏拍卖总经理叶青亲自担任本次拍卖师

专业性何在

由上海品藏拍卖有限公司承办的自贸区首拍原计划设立四个专场,分别为“珠宝专场”、“钟表专场”、“欧洲油画•版画•当代油画专场”和“欧洲古董家具•西洋银器专场”,共计227件拍品。

彼时首拍计划于11月16日在国家对外贸易文化基地举行,但在预定拍卖时间的前5天,品藏拍卖突然宣布自贸区的首拍将推迟到11月24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品藏拍卖总经理叶青表示,首拍延期是因为要对拍品做适度的调整,将在原来的四个专场的基础上增加红酒专场。

而在11月18号调整后的预展上,自贸区首拍的图录中并没有出现红酒专场的信息,甚至连原计划的四个专场都缩减到了2个,仅保留“珠宝专场”和“钟表专场”,其余专场拍品均遭撤拍处理,仅存92件拍品亮相自贸区首拍。

自贸区首拍:一场谨小慎微的秀

拍卖现场

在自贸区收场拍卖会正式开始的前10分钟,品藏拍卖的工作人员宣布调整过后的92件拍品又有两件拍品撤拍,而且还更正了调整后的拍卖图录的一处印刷错误。

本场拍卖的拍卖师由品藏拍卖总经理叶青亲自担当,一向沉稳的叶青在走上拍卖台之初略显紧张,甚至忘记了带拍卖槌。

自贸区首拍的委托竞买席只有两名工作人员坐镇,略显冷清,而且这两名工作人员均未穿着工作服佩戴相关证件。

自贸区首拍计划在11月24日下午13:30举行,而此时拍卖现场用于展示拍品的大屏幕一直在进行调试,这导致拍卖会迟迟不能开始。直到拍卖会进行到第32件拍卖时,大屏幕才可以正常显示。

自贸区首拍:一场谨小慎微的秀

拍卖现场

一场秀

终于要开始了,从工作人员宣读竞买须知的第一句话就表明了,自贸区的收场拍卖会不是一场普通的艺术品拍卖会,包含了的其他因素。第一句话是这样的:

尊敬的各位领导……

在拍卖现场的第一排,分别端坐着来自海关和工商的四名工作人员,他们也许是来监督的,因为记者想要采访他们的时候被工作人员阻拦,并劝阻“不要问那么多”。在拍卖会进行的过程中,这四名工作人员好像对拍卖并无特别的兴致,不时把玩着手机。

对于一场普通的拍卖会来说,知名藏家、其他拍卖行老板、艺术媒体都很常见,不过这种描述显然不适合自贸区的首拍。

自贸区首拍:一场谨小慎微的秀

拍卖现场

在媒体签到簿上,仅有一家艺术媒体的名字,其余的十几家均为大众媒体,其中不乏新华社、人民网、环球时报、CCTV等党的媒体。

而对于众多大众媒体来说,报道一个场面火爆的拍卖场面就像一个命题作业。竞买人一举牌,就有无数的闪光灯毫不忌讳的对准竞买人的正面;如果有哪位竞买人频繁出价或者以较高的价位(相对于本场拍卖)竞得某件拍品后,摄像机、话筒都会不顾一切的冲到竞买人面前,不管竞买人是否对后面的拍品是否感兴趣。

在首拍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品藏拍卖总经理叶青处处小心谨慎,对于很多值得关注的问题都没有过多的解释,而在碰到关于政策的问题时,表现的则更为谨慎。从他言语流露的信息来看,自贸区首拍有太多不能说的东西,而首次拍卖只是起到一个展示的功能,是一场秀。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