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三亚艺术岛
三亚本有着重要的藏家和艺术家资源,尤其是在冬季度假旺季,该如何利用岛外的资源来带动岛内的发展,这成了三亚市政府考虑的重点。赵华山说:“第一届三亚艺术季的参观人数达到了十几万人,这对于一个人口不算密集的城市而言,是一个庞大的参观量,这说明三亚需要这样的展览和活动,而我也把这个事情当做是一件文化公益事件在做,我也在考虑怎么样能够利用商业和艺术的结合,来带动这样一个事情”。三亚市副市长许振凌女士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第一届三亚艺术季之后,震动了岛内的酒店产业,迫使酒店经营者们改变自己的营销策略,这对于拉动岛内经济和文化发展是一次重要的机会。第二届三亚艺术季由三亚市政府做主办单位,并且专门成立了组委会,包括公安安保、医疗卫生、综合执法局等各个部门,来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第二则是在资金上给予了华宇集团支持,并在活动结束之后会有资金和政策上的奖励。华宇集团董事长赵华山也和三亚市政府达成一致,三亚艺术季将会成为常态化的艺术事件。
三亚本土没有成熟的美术馆和博物馆,两届三亚艺术季的举办都是在酒店环境中举办,虽然更开放、灵活,但对于常态化的艺术季来说还存在不少弊端。三亚作为旅游城市,文化并不能只靠旅游的吃住概念来完成。艺术总监张子康接受99艺术网采访时表示,稳定的场馆、空间,有利于展览长期展览稳定发展,其次因为展示空间还是不同一般的空间,还是有一些要求,比如恒温恒湿、采光等等,并且稳定的场域会带来稳定的受众,最重要的是这些场馆可以储存艺术,就是记录与积累。一旦艺术三亚有了相对稳定的发展,那么场域问题,也可能会要面临解决。赵华山坦言自己对于三亚艺术季的期望绝不仅仅局限于这样临时性场馆的活动,而是想要建立一间以毫不动摇的公益性为前提的专业美术馆或是展览机构,真正的把艺术事业做起来,成就三亚艺术岛的建立。
特别展 林风眠作品《窗畔裸女》
对于三亚的考量,是基于三亚聚集富人的能量,如何能做到艺术岛的建立,则需要更多的考虑到如何能让这些富人参与到三亚艺术季中,首次进驻三亚进行展览和拍卖的赵旭显然有着自己的打算。2013年北京保利拍卖发布会现场,赵旭表示,继北京和香港之后,三亚将会成为保利第三拍卖基地。赵旭表示,新春时期的海南岛将聚集大量的消费人群,保利也正是看准了这些潜在的客户,把冬季的主场地从北京转移到三亚,而赵旭也透露,本次带去的展品将超过20亿元,并且会推出以马为主题的新春拍卖会。
特别展 关山月作品《繁华吐艳》
打好“亚洲特色”这张牌
在当今的都市空间之内,艺术尤其是当代艺术是很好的塑造城市性格和内容的切入点。今天以国际旅游都市定位的三亚,在某种程度上也在形成一种跨国界、跨文化的空间交流带,它历史和文化传统并不丰厚,作为一个拥抱现代产业的旅游城市,它的流动性和开放性更能为当代艺术的停驻提供一种支撑。选择在三亚做“不期而遇”的展览,希望三亚的形象不止是风光旅游,而是让这种交流富含更多的文化性的相遇。艺术总监张子康表示,三亚艺术季更倾向于今天整个一个国际化概念,并通过放大这一国际化概念来来影响对三亚的关注,可以借助这样的地理优势建立起艺术优势。三亚做当代艺术展,一旦发展起来,会建立起整个地域的艺术标志性定位,成为一个国际艺术平台。希望艺术三亚不仅仅是国际性和学术性的展览,而是通过建立起学术性,造就一种艺术实验和发生的平台机制,通过国际性放大和汇聚学术的价值。
因为三亚未来的收入旅游仍是第一位的,要建立这样的艺术区域,更需须建立文化旅游的概念。张子康说:“以三亚的旅游体量,未来还可以形成一条艺术和旅游结合的艺术衍生品的消费链。三亚旅游产品的艺术化,当可以使得眼下千篇一律的廉价旅游纪念品转型增值,游客买回来的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商品,且是一种对艺术的理解和纪念,实现了艺术普及”。
特别展 高剑父《英雄独立》
集合了商业、拍卖行业、策展人、艺术家以及艺术媒体的三亚,再加上政府的保驾护航,必将建立起国际艺术的最高标准,让“艺术三亚”不仅成为三亚的品牌,而且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展。
【编辑:李保兴】
编辑:李保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