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拍场的“新欢旧爱”看投资风向
0条评论 2013-11-27 14:28:52 来源:收藏投资导刊 作者:李晶

事实上,这种游资炒作的游戏早已在一百多年前出现,当时在荷兰一枝郁金香能卖78000美元,被称为“郁金香泡沫”。

虽然“每个人都知道暴风雨总有一天会到来,但是每个人都希望在自己发了大财并把钱藏好以后,暴风雨只会落到邻人的头上。”因此,只要泡沫没有破灭,就会不断有游资进入拍场。对此,业内人士建议:与其侥幸博弈,不如更关注那些不应受到冷落,但迫于各种原因有价无市或行情下跌的拍品,比如象牙、犀角等等。

来看一组数字:

2010 年春,中国艺术品前100 名榜单中,共有4 件犀角雕,均在香港佳士得“松竹堂珍藏重要犀角雕刻(Ⅱ)”专场中诞生,引发了高端白酒行业的一场“地震”,次日高端白酒股价纷纷下跌,茅台酒的收藏市场也遭受严重打击。再次,当年陈年茅台属于收藏拍卖市场的“新面孔”,缺乏深厚的收藏根基,通常是“买的人不喝,喝的人不买”,所以它被推上拍卖席更多的是游资的功劳,它的大起大落也正是资产价格泡沫破灭的缩影。

值得警惕的正是这种游资过度炒作的拍品。除陈年茅台外,红木、赌石、邮币卡、甚至农产品也逃不过游资的炒作,还记得那些年的“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吗?“热钱”和投机资本在一次次价值发现和一次次功成身退后,社会为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图5

图5

图6

图6

然而,2011年年底,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发文紧急通知:国家明令禁止犀角、虎骨和象牙的贸易行为,因此也不得作为拍卖标的进入拍场。于是,西泠印社在秋拍前公开发表了《关于取消“西泠印社首届明清犀角专场”及象牙制品、虎骨酒的通告》,中国嘉德、北京匡时等拍卖行也紧急撤下相关拍品。

当年北京匡时瓷器杂项部经理孔超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近年象牙板块的行情涨幅不算大,而犀角因为价格涨幅惊人,受政策影响会更大。”。他认为,公开的流通渠道被堵,犀角的整体价格可能因此下跌。

如果仔细对比近几年的数字,会发现在为数不多的犀角雕拍卖中,犀角雕的价值还是稳步上升,只是市场响应价格的热情大大降低。这也许说明,如果政策放宽,市场可以自由响应犀角的价格时,一直压抑的犀角价值必然会得到释放,造成新一轮的价格爆发。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